-
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分析
2017/1/1 10:24:2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机械行业的景气度与国家宏观经济密切相关。2016 年前三季度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1%,分别高于同期工业及制造业增加值 3.1 和 2.2 个百分点,同时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加值 4 个百分点。整体上我国机械行业在缓慢的复苏进程之中机械行业的景气度与国家宏观经济密切相关。2016 年前三季度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1%,分别高于同期工业及制造业增加值 3.1 和 2.2 个百分点,同时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加值 4 个百分点。整体上我国机械行业在缓慢的复苏进程之中,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坚定认为,转型升级是我国机械行业开辟新增成长空间的唯一出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制造业革命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是未来 10 年乃至 30 年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
一、从智能制造到工业机器人
智能制造是在现代生产中集成各种高技术产品,包括机器人、物流系统、智能传感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软件等高技术,实现在现代制造中将劳动者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目的。智能制造包含智能生产、智能工厂与智能物流三个主题,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先导技术,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
智能制造的三个环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器人是指能模拟人的智能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设备,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器人两大类。按照功能细分,可将工业机器人划分为焊接、喷漆、涂胶、搬运、检测等类别;可将服务机器人划分为专业服务机器人(是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如核电站事故检测机器人、极地科考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和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服务于人的机器人,如助老助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
2016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规划》中明确,到 2020 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 10 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 5 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 300 亿元。培育 3 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 5 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颁布从政策上彰显了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决心,指明了我国未来几年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方向。认为,2017 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在下游需求强劲,政策层强力推动,相关企业研发突破的多重因素推动下将会保持高速增长。
二、工业机器人需求端:制造业“机器换人”需求强烈
“机器换人”有望缓解我国制造业下行压力。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总劳动力供应更是越过了“刘易斯拐点”,“机器换人”的需求极为迫切。2015 年出现的代工厂倒闭和外资企业向东南亚转移现象表明,我国制造业长期依存的成本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国内企业引入机器人既能降低人力成本,又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统计数据表明,自 2010 年开始我国机器人需求量进入高速增长期。据数据,201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 1.50 万台;2011 年达到 2.26 万台,同比增长 50.7%;2013 年达到 3.66 万台,同比增幅达 60%;2014 年达到 5.71 万台,同比增长 56%,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2015 年达 6.6 万台,占全球销量的 27.02%。迄今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大的国家。
世界主要工业国和地区历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机器人销量与世界机器人总销量的对比(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机器人应用市场成长空间巨大。尽管过去五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迅速,但从使用密度(每万名工人对应工业机器人数)和应用比例等指标看,我国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据数据,截止至 2015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仅为 49 台,国际平均水平为 69 台。横向对比发达国家,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 531 台,日本为 305 台,德国为 301 台。从行业分布看,截止至 2015 年,我国汽车行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达到 392 台/万人,其他领域如电子电气为 11 台/万人,化工为 20 台/万人,塑料橡胶为 25 台/万人,金属制品为 21 台/万人。
世界主要工业国和地区历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主要工业国和地区历年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台/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将超过 150 台/万人。认为,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的上升将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2015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为 25.77 万台,对应使用密度为 49 台/万人,按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 150 台/万人测算,假设 2016-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分别为 70、90、110、130 和 150(台/万人);每年存量工业机器人更新率为 12.5%,到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至少为 78.90 万台,2016-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至少销售 82.65 万台,假设单台机器人平均售价为 20 万元,2016-2020年五年内,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销售总规模将达 1653 亿元。
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工业机器人供给端:找准市场缺口,扬长避短占领市场
工业机器人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可以应用在汽车、电子、化工纺织、食品饮料、塑料轮胎、冶金钢铁、家具家电和海洋勘探等下游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有效替代工人在上述行业中焊接、搬运、包装、喷漆、打磨等工序的劳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一致性,表 2 归纳了工业机器人的具体应用行业与应用类型。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行业与应用类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关键技术突破,解决零部件瓶颈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给被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掌控,我国机器人本体制造商长期依赖进口。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被认为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组件,三者占机器人本体的成本分别为 35%、14%、13%。减速器有 RV 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两种,开发难度最高。目前,全世界 75%的精密减速机由日本纳博特斯克和 Harmonic Drive 两家公司供应。伺服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驱动部件,机器人本体公司大多外购伺服电机,少量由电机企业发展成机器人企业的(如安川)可自主配套。控制器开发难度相对较低,一般由机器人本体公司自主研发。与国外厂商相比,我国机器人本体研制厂商在零部件采购中常遇到价格歧视,同款产品的国内售价最高是原产地的 2 倍甚至以上,部分高等级产品甚至对中国实施禁售。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减速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伺服系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主要工业国和地区历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主要工业国和地区历年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台/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工业机器人核心构成的毛利率来看,减速器毛利率最高,达到 40%;伺服系统次之,为 35%;控制器毛利率为 25%;工业机器人本体的毛利率水平最低,仅为 15%。从国内其他制造业的发展经历看,只有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国外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领先优势明显,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取得技术突破。国产零部件在性能和稳定性上与进口产品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迫使国外品牌降低价格以应对冲击。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