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预测及行业发展趋势
2017/2/19 10:31:1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随着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消费金融正在从传统的高收入人群和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向中低收入人群及小额高频次消费场景迅速拓展。传统消费金融主要专注于买房、购车等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且用户大部分为净值较高人群,对学生、农民、蓝领等收入较低人群则覆盖较随着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消费金融正在从传统的高收入人群和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向中低收入人群及小额高频次消费场景迅速拓展。传统消费金融主要专注于买房、购车等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且用户大部分为净值较高人群,对学生、农民、蓝领等收入较低人群则覆盖较少。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征信技术的创新,消费金融正在向大众的日常生活快速渗透,目前正在向大学生、蓝领群体等以及3C数码产品、旅游、餐饮等小额高频次消费场景迅速拓展。
我国住房贷款占消费性贷款之比为75%,居民消费信贷占比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消费性贷款规模达到15.38万亿,2015年达到约18.96万亿,基本维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速。国内居民消费信贷占总的全国信贷之比为20%,其中有将近75%是住房贷款,除去房贷和车贷后居民消费信贷占比仅5%,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平均30%的比例。预计未来随着人群代际的变迁、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下、消费观念转变、消费金融产品及服务不断丰富下,国内居民消费信贷(除房屋贷款)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消费信贷余额接近2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居民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占比接近2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短期消费信贷情况来看,2015年我国个人短期消费贷款约为4.1亿元,同比增长26.2%,占总消费支出之比达到15.5%。而美国的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之比远超我国水平,近年稳定在27%左右。在过去几年内,无论是信贷结构还是消费模式上,我国消费信贷渗透率都以线性方式快速上涨(在2008年我国短期消费信贷仅占7.3%),且预计在未来5年左右有望达到美国的水平,总体来看我国的短期消费信贷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短期消费信贷规模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占比快速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逐渐放开,消费金融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从政策层面来看,2016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P2P爆发出来的重大风险使得监管已经迫在眉睫。与2015年两会中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相比,2016年两会提议更多趋向行业立法和政策监管。在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的同时,大力鼓励消费金融的发展则成为另一个主旋律。在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的市场准入,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训新供给动力指导意见》,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推广到全国,从最高层面为消费金融释放出了巨大的积极信号与政策红利。
消费金融行业政策变化路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电商消费金融占比迅速攀升。2013-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进入2015年,政策试点扩大范围、央行开放征信牌照、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兴创业公司都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也延续过去两年的强进发展势头,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仅为60.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则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或突破两千亿元。同时从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结构来看,自2014年始,电商生态的消费贷款占比迅速增加,预计未来将占据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主导地位。
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消费金融贷款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国内蓬勃发展的消费金融市场对应得是,目前牌照资源主要掌握在银行相关的消费金融公司手中。截至2017年2月,有20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正式牌照,由银行主导的有16家,参股2家。此外,正在筹备中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3家,银行系占12家。同时,目前包括京东、宜信、钱包金服、拉卡拉、万达、唯品会等在内的公司均在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消费金融持牌公司情况(20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垂直化发展是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又一趋势,垂直化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即行业垂直化和用户垂直化。从行业垂直化的情况来看,消费金融横跨众多产业,如汽车、旅行、教育、数码、家电、加剧、房产等,各领域之间的生产经营模式,产业链格局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对消费金融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一细分领域的耕耘、实现差异化定位也更加适合中小消费金融企业的发展。
从垂直人群来看,在8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时,90后大学后以及年轻蓝领人群两股新的消费力量正在形成。90后因成长环境的不同,在消费上更加前卫和冲动,消费品类多为中高端商品和服务型商品,同时年轻蓝领人群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也逐渐由低端商品向中高端商品转移。两种人群虽然消费目的不同,但大多都存在资金周转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传统消费金融机构为这两类人群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极少,而许多新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则把目标定位在这些群体,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年轻蓝领消费金融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