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2017/4/23 10:38: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相较美国,我国信贷覆盖程度低,提升空间大2015年,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仅为26.7%,相当于只覆盖了我国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而同时期的美国信贷人口渗透率则是达到了82.0%。对比来看,我国信贷覆盖程度相较美国一、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
相较美国,我国信贷覆盖程度低,提升空间大
2015年,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仅为26.7%,相当于只覆盖了我国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而同时期的美国信贷人口渗透率则是达到了82.0%。对比来看,我国信贷覆盖程度相较美国差距巨大,因此参考美国的发展情况,我国信贷人口潜力十分可观,消费金融行业将继续享受信贷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传统金融坚信“二八”法则,即20%的高净值用户可以带来80%的利润,从而忽视了剩余80%的普通客户。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则抓住了这部分长尾用户,使他们能享受到真正的消费信贷服务,并且这些用户的消费能力正在提升,消费需求也在不断释放,拥有极高的价值。传统金融造成的缺口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崛起的主要原因。
2007-2016年中国信贷人口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短期消费信贷占比远低于美国,消费金融提升空间巨大
据计算,2008年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仅有3.6%,而美国作为消费模式和信贷模式都已成熟的国家,其信贷支出比高达26.5%。随着我国居民对消费信贷的熟知和认可,短期消费信贷占比呈线性持续上涨,2016年占比达到了18%左右,相较2008年增长了数倍,但仍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增长空间巨大。
美国信贷消费的占比远高于我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美国很好地在校园内就普及了信贷服务,使得许多人在学生时期就建立了信贷习惯;第二是美国消费金融发展时间较长,行业竞争者多,结合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生态建立得更完善;第三是美国消费金融法律制度相对完善,市场更加规范,企业普遍能够做到合规经营。而中国消费金融要获得长足地发展,也需要借鉴美国这三个方面的经验。
2008-2016年中国短期消费信贷/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消费金融总规模
万亿级消费信贷规模
2016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突破了22万亿,同比增长19%,同时消费信贷在我国所有消费中的占比达到了46.8%,成为了我国消费的主流形式。消费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除了消费环境丰富、传统信贷升级等六大因素助力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本身就非常巨大,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了33.2万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消费的比重与美国接近,但形式上有很大区别,我国的消费信贷仍以房贷车贷为主,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所占比例很小。因此未来消费金融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向美国学习,在校园市场推广信贷业务,培养大学生的信贷习惯;基于场景细分消费金融市场;完善消费金融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督促企业合规经营。
2010-2020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及占消费的比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消费金融结构细分
房贷占比持续减少,信贷源头正逐步变化
目前,房贷和车贷在我国的信贷结构中仍占据主要地位,而传统金融机构依靠房产抵押和汽车抵押贷款牢牢掌控着这部分的信贷源头。但是从2010年以来,房贷车贷所占比重逐步减小,信用卡消费信贷及其他消费贷款占比逐渐增加。而以小额信贷为主的信用卡消费信贷及其他消费贷款多采用无抵押的形式,因此小额信贷的源头并不像房贷车贷一样是物品,而是具有消费及信用延续性的贷款者。也就是说新型的消费金融的源头是用户,是流量,因此未来掌控主要信贷源头的将是具有获取流量和留存客户能力的这类消费金融公司。
2010-2017年中国信贷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
千亿级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
互联网消费金融从2013年开始爆发到2016年,其交易规模从60亿增长到了4367.1亿,年均符合增长率达到了192.1%。整体市场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参与主体逐步丰富,从之前P2P为主导拓展到目前以电商生态和网络分期平台为基础,参与其中的企业数量和类型较2013年有明显突破;其次,新兴市场不断被开拓,大学生、蓝领等新兴消费金融市场被企业深耕,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金融需求爆发式释放;最后,我国政府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也是持鼓励扶持态度,这也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得到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1-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互联网消费金融改变
电商和移动互联网共同刺激下的线上消费金融
移动互联网方面: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持续上涨,预计2020年其渗透率将达到61%。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App端与用户的消费场景紧密结合起来,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电商方面:从电商巨头的真实消费数据来看,电商平台使得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蚂蚁花呗为例,2016年其整体成交笔数、双11购物节交易笔数同比均大幅增长。2015年双11期间,用户使用花呗支付占整体交易笔数的8.4%,2016年提升到9.52%。由此可以看出电商生态正在逐步解放我国居民的超前消费意识,培养居民的信贷消费习惯,而这也为其他领域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2010-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