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国汽车整车行业发展状况及产销量分析
2017/9/20 15:12:2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与其它经济领域息息相关,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与其它经济领域息息相关,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的特点。
除2008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 全球汽车总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一些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汽车制造活动已经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中国市场因其巨大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尤为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厂商通过资本合作及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1)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近十余年来, 汽车行业和发动机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随着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和汽车产业集群效应,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重要地区,我国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高速发展。2005-2016 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5.47%,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5 年的 8.59%迅速增至 2015 年的 26.99%。自 2009 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后,我国已连续八年蝉联世界第一。 截至2016年12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全年已分别达到2,811.88万辆和 2,802.82 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 2,442.07 万辆和 2,437.69 万辆,同比增长15.50%和 14.93%。
汽车零部件根据其进入汽车整车的不同时间阶段可以分为整车配套市场 (即OEM 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 (即 AM 市场) 。 整车配套市场是指在新车出厂之前,各汽车零部件厂商为整车提供零部件配套的市场,包括了汽车的各种零部件。售后维修市场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需要进行更换所形成的市场。
一般汽车维修市场主要产品是汽车易损件,如前后保险杠、刹车盘等。汽车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以整车配套市场为主。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大部分整车制造企业逐步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精简机构、 以整车开发、 整车组装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其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依赖外部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逐步独立于整车制造企业,形成了自主、完整的企业组织。
经过多年发展, 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从最初主要由整车制造企业自主配套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步演化为日韩和欧美模式并存的发展态势。
(1)日韩整体发展模式
日韩企业采用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多层次资本架构体系, 日韩整车制造企业通过向零部件企业参股,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业参加的广泛资本关系网络,并以占较大比例的内部关联交易为表现形式。这种合作体制可保证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同步发展,这种模式下,整车制造企业体系相对封闭,有时整车制造企业的供应商还会被要求不能对体系之外的客户供货。但近年来由于新车型和新动力平台更新升级的速度加快, 部分日韩整车制造企业的供应体系开始出现开放的迹象。
(2)欧美独立发展模式
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模式下, 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保持相互独立的契约关系,零部件企业向多个整车制造企业供货。一方面,整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图纸向零部件企业招标; 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新产品供整车制造企业选择,实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相对而言,欧美系的整车制造企业体系比较开放,对供应商的客户范围不做过多要求。由于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各施其责,专业化协作,加快推动了汽车行业新车型、新动力平台的更新,新技术的推广,将逐步成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的主流合作模式。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
得益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5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统计的 12090 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 32,117 亿元,同比增长 8.29%,这一增长率水平高于整体汽车行业的增长水平。围绕着国内整车制造企业配套市场和国际出口市场,目前已形成了西南、华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和东三省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形成了一批优势零部件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具有多车型配套、多市场供给能力,基本保持了与整车制造企业同步开发的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强。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1)零部件制造企业面临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
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为保证产品品质,一些国际组 织制定了相应行业标准,如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同时我国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标准, 汽车零部件必须满足主管部门制定的质量标准, 如3C认证等。
同时大多数整车制造企业也对其零部件供应商有自成体系的评审标准, 在确定潜在供应商前通常要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工艺水平、质量保障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交付业绩、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及全球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多轮次、长时间的考核。
2)与整车制造企业加强新产品的合作开发力度
近年来, 传统的简单来件加工模式日益向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制造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分享、互动开发模式转变,这也反映了整车制造企业由原先单体企业运营向产业链分工整合的转变。 为了在持续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整车制造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新车型和新动力平台的推出节奏。整车制造企业出于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提高开发成功率的考虑,往往都会选择长期合作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对其某一产品或系统进行合作开发。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整车制造企业提高合作开发的成功率, 同时也有利于确保新车型或新动力平台的零部件供应,进一步巩固了和整车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整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发挥各自的技术、工艺优势,提高整体开发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客观上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关系也逐步演变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3)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过与国内外整车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品供应合作关系,在汽车零部件的工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等方面不断改善和提高, 部分优势企业实现了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 单个零件到多个零件,局部零件到系统集成,在产项目到前沿项目的跨越,并具备了为整车制造企业提供系统化、模块化的零部件供应能力。
4)国际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联袂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推动, 城市及农村市场的 汽车消费潜力将持续获得激发, 国际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大了在我国的投资规模,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设计及制造能力,客观上提高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3)新能源汽车对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业务发展基础的发动机系统零部件
制造企业的影响
1)相当时期内新能源汽车对以传统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替代影响有限
2012年6月, 国务院印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制定了到 2020 年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达200 万辆的发展目标。而 2016 年全国汽车产量已达到 2,811.88 万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 2015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6,273 万辆(不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相对于目前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仍然较低。
截至2020 年业内人士估计只有4.6%的汽车发动机为电动的, 2025年的汽车行业十大趋势中,电池动力虽然上升到46.5%,但是混合动力、小型化及内部优化燃烧的发动机仍然分别占到49.5%和 36.8%的比例。
2)内燃机庞大的市场占有量及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将十分明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全年乘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1,866.33 万台,同比增长 7.29%;多缸汽油机主要配套在乘用车领域,全年累计销量 1,946.82 万台,同比增长6.58%。未来乘用车用内燃机仍是我国乘用车的主导动力产品, 产量和保有量有相当规模, 也是实施节能减排最具挖潜空间的产品。
2011 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了《“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 ,其中指出重点开发高效内燃机,从政策层面强调了内燃机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国内外目前已有少低能耗高效率的内燃机出现,其优势突出,可见高效内燃机在动力市场仍有自身的发展生存空间。目前配套的高效发动机如 1.0T Fox-GTDI、2.0T GTDI-FEU 和 1.5TSigma-GTDI 发动机,其升功率分别达到 92KW/L、90KW/L和 88.7KW/L。
3)新能源汽车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分析
除在高效利用内燃机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外,全球汽车工业技术也瞄向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利用铝镁等合金或新材料,将先进铸造技术应用于车身结构件、底盘件等领域,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物理强度,在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其应用前景广阔。对于具有生产汽车发动机复杂零部件生产能力和经验的企业, 其现有工艺和装备配置水平可以覆盖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生产要求, 一旦有市场机遇也可以将上述能力和经验直接平移到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生产领域,获得市场份额。未来将充分利用在铸造生产环节上的工艺技术、 生产能力、 经验以及铸造和机加工一体化生产的优势,利用现有的高压压铸设备等先进生产线,加大在车身轻量化方面的研发力度,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业务机会和广度。
四、行业竞争情况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为汽车整车配套的过程中,为适应整车制造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汽车零部件本身复杂性及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逐步形成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多层级业务合作关系。
由于发动机是工况极为复杂的汽车核心总成之一, 加之大量高效发动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其结构日趋精密、复杂、性能要求高,因此,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内部构造复杂度不断提升, 其对结构精密度及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能够生产上述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一般都是一级供应商。另外,由于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专业性较高,需要零部件制造企业具有成功开发、 交付的经验和大批量稳定生产配套的历史数据和业绩支撑。上述业绩和经验也是整车(机)制造企业认可选定供应商的核心标准之一,因此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细分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排他性,往往只有业界具有较高认可度的专业制造企业才能获得配套资格。
五、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由于发动机系统是每辆内燃机乘用车的核心组成部分,气缸体、气缸盖、曲轴更是其中的核心零部件, 因此上述零部件的市场状况与汽车整车市场的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乘用车消费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直接带来了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旺盛的市场需求。2014 年 10 月,来自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预测,预计 2020 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均销量将达到 3,500 万辆,较2013 年的平均年增速在 7%左右,相应的零部件市场也会同步发展。预计2015-202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 7.6%,将高于相关期间的全球市场增长率。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近年来,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逐年增长, 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的收入、利润规模进一步提高,但受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有所下滑,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状况出现分化,部分竞争力较强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利润率水平。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方针政策、产业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产业政策,上述政策提出:要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促进汽车消费,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等。上述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将有力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汽车及乘用车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定发展,2009-2016 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75%,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例也由 2009 年的 20.86%迅速增至2015 年的 27.43%,其中作为我国汽车市场主体的乘用车市场的增长幅度更高于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幅度, 销量年均增幅为 15.38%。预计在2020年之前,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也将持续稳步发展,汽车消费将进一步升级。
2009 年至 2016年我国汽车、乘用车、商用车产销量情况
1)我国经济增长为乘用车市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乘用车市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国家产业及消费政策、城市化程度等多个因素保持着较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将呈现加快的趋势,乘用车已日益成为普通消费品,国内消费市场对乘用车的刚性需求将持续增加。来自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新闻稿,截至 2016 年底,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 3.6 亿,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 3.1 亿,驾驶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巨大的驾驶人数量和刚性的消费需求为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国汽车保有量仍然偏低,发展后劲强劲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快速,十余年时间里年汽车产量增加到了约2,800 万辆,在规模上迅速扩张为世界第一,但是汽车消费区域的差异仍然较大,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偏低,未来 5-10 年预计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014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总量为 14,475 万辆(不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千人汽车保有量为 105.83 辆/千人,与发达国家一般超过 500 辆/千人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下图为 2014 年全球千人汽车保有量图(数据来源于国际汽车联合会) :
2014 年世界千人汽车保有量统计
根据 2015 年 2 月 29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6,273 万辆(不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千人保有量达到 118.38 辆/千人。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均GDP达到1,000-2,000 美元,开始进入大众汽车消费时代,而 3,000-6,000美元和6,000-10,000 美元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两个时期,2015 年我国人均 GDP 已超过 7,500 美元,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处于汽车拥有率快速上升时期。
3)二、三线城市对汽车消费的需求开始爆发
2009 年以来,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二、 三线城市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率高于一线城市, 这表明我国汽车市场中,一线城市汽车市场逐渐饱和,向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转移的速度将加快。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大众消费预期,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着力扩大居民消费。稳步促进住房、汽车和健康养老等大宗消费。同时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随着国家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二三线城市交通环境改善、人口集中、居民收入提高,同时一线城市也逐步进入了升级换代的阶段,因此将产生巨大的汽车市场需求,引领我国汽车行业下一轮的增长。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增长阶段, 市场重心从一线城市向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二三线城市延伸。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 100 辆,与美国近 800 辆的保有量相差巨大,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加快,中国汽车消费量将不断增长。
4)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98 年至 2015年,我国公路里程从 127.85 万公里增加至 457.73 万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约 7.79%;其中高速公路从 0.87 万公里增加至 12.35 万公里,为汽车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公路网络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扩大完善促进了汽车的需求的上升,也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1998-2015 年公路通车里程表
年份公路里程等级公路里程等外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1998年127.85106.9220.920.871999年135.17115.6719.501.162000年167.98121.6018.671.632001年169.80133.6036.201.942002年176.52138.2938.232.512003年181.00143.8737.112.972004年187.10151.5835.483.432005年334.52213.99120.534.102006年345.70228.29117.414.532007年358.40253.54104.8350392008年373.02277.8595.166.032009年386.08305.6380.466.512010年400.82330.4770.357.412011年410.64345.3665.288.492012年423.75351.3562.799.622013年435.62365.1260.0710.442014年446.39390.0856.3111.192015年457.73404.6353.1012.35(3)整车制造企业的全球采购战略也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遇
受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成本控制成为整车制造企业的主流战略,全球零部件采购成为其重要措施之一。整车制造企业推行的全球采购、集中采购策略给国内优秀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随着产品升级以及同步开发能力的提升,我国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中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4)国家关于维护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的政策带来的机遇
由于进口汽车“零整比”的持续居高,2014 年 9 月,交通部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打破汽车维修配件垄断的具体方法:“打破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标的独立售后配件”, “保障所有维修企业、车主享有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汽车的权利”。上述指导意见对国际零部件企业的冲击,将推动国际整车合资企业加强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国产化战略,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机遇。
2、不利因素
(1)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波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周期性表现并不明显,但当汽车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降慢,从而会影响上游零部件行业的增长速度放慢。同时,汽车市场的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的波动将影响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预期,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另外,宏观经济的波动对铝锭、碳钢(压块)等主要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和成本控制。
(2)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整体竞争能力不强
由于在核心和关键技术上投入不足, 国内零部件制造企业通常无法生产高端产品或有特殊需求的产品,从而降低了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此外,国内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还存在规模较小、装备落后、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供的产品多集中在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品,不具备与整车制造企业同步开发的能力。
(3)城市汽车“双限”将对乘用车短期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可能面临更多诸如“限购、限行”在内的制约因素,要求汽车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兼容。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实施汽车限购,交通拥堵正成为制约我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交通拥堵负面影响日益加重,我国政府可能重新审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并推出限制性措施, 社会环保意识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也可能对汽车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八、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经过近年来快速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与以往相比有较大提高, 其中部分细分市场如发动机核心零部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上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其中包括发行人在内的部分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铸造及机加工制造技术,具备了为中高端乘用车市场提供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能力。
汽车及其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重点在于产品结构功能设计、 新材料开发及运用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制造技术(主要包括铸造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 ,以实现高功率、低排放、节能环保的目标。其中铸造技术是影响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核心环节。
在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工信部《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未来发动机零部件机械加工技术将在新材料、刀具技术、高速高精度加工、智能全自动加工中心设备方面获得发展。就铸造而言,由于发动机的排量日益小型化,缸数减少、集成排气使得发动机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日益复杂,加上增压带直喷、升功率的提高,对铸件的材质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如蠕墨铸铁,铝镁合金等材料在产品上的新运用以及混合动力、停缸闭缸等技术的运用,都将是未来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