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智能投顾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2017/10/10 15:34:1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传统的资产管理服务,由于其“一对一”的顾问式服务模式,导致受托个人必须支付较高的资产管理费、咨询费用。并且,使得资产管理服务仅能为小部分高净值人群享有。智能投顾(Robo-Adivisor)的产生,使得大部分有资产管传统的资产管理服务,由于其“一对一”的顾问式服务模式,导致受托个人必须支付较高的资产管理费、咨询费用。并且,使得资产管理服务仅能为小部分高净值人群享有。智能投顾(Robo-Adivisor)的产生,使得大部分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人群,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获得资产配置建议,并实施。当前的智能投顾,根据个人投资者提供的风险承受水平、收益目标以及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一系列智能算法,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将资产组合理论等金融投资理论应用到模型中,为用户提供最终的投资参考,并对市场的动态对资产配置再平衡提供建议。
因此,相比传统的投资顾问服务模式,智能投顾有几大明显优势:
1、费率低,门槛低,覆盖客户范围广数量多。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投资顾问业务的门槛和费用。Wealthfront投资门槛仅为500美元,收取的ETF年运营费为管理资产规模的0.12%,收取的资产管理费的标准是1万美元以下部分免费,1万美元以上部分每年收取0.25%。
Betterment不设置投资门槛,平台费率在0.15%到0.35%之间,用户投资金额越多,平台费率越低。美国先锋公司(Vanguard)的智能投顾服务无申购赎回费用,管理费率0.3%,投资管理费率为0.18%。
2、效率高。智能投顾产品可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精确快速的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做资产匹配策略,便捷高效。其次,用户可随时查看资产组合配置情况,并可以查看该组合的回测业绩和预期业绩,实时的数据披露和高度透明化的服务可以帮助客户实时监控自己的账户动态,有利于智能投顾平台和客户高效地沟通。
3、避免情绪化的影响。智能投顾由机器人得出投资策略,严格按照投资策略执行,不会受到人为的情绪化的影响,影响组合的收益。
智能投顾海外发展已较为成熟,国内环境有差异
智能投顾自在美国诞生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花旗报告,2014年智能投顾在美国管理的资产为160亿美元,2015年估计在200亿美元左右。截止2017年2月,智能投顾管理资产的规模已经接近800亿美元。根据预测,智能投顾在美国在2020年将管理2.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到2020年智能投顾管理资产的占比上升到5.6%。预计其中1.1万亿美元来自于当前已投资资产,即来自于信用工具、股票、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另有1.1万亿元来自于当前未投资资产,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就2016年来看,规模已超过预期。
当前美国智能投顾的重要业务即是为养老计划提供资产配置。美国的公共养老基金通常只能做保守的国债投资,而401k计划可以投资于不同的证券投资组合。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存入养老金账户,企业也会按一定的比例往这一账户中存入资金。企业为员工提供多种不同的投资组合,员工可任选一种进行投资。员工可以在退休时领取。这类账户的管理人通常为金融机构,而智能投顾靠着低成本个性化服务的优势,有望把这部分养老资金争取过来,资产规模将成倍增长。
相比传统投顾的高昂服务、咨询费用,智能投顾的低费率优势吸引了广大参与401k、IRA等养老计划的就业人群,即25万亿美元的投资需求(资料来源:Wind)。智能投顾,还根据不同投资者的节税、学费基金等投资需求指定匹配的资产配置策略,满足不同个人投资者需求。相比之下,国内的养老金体系不允许个人进行资产配置,因而,其低费率的优势并未体现。这是国内外发展土壤差异的典型表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