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可见光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及细分领域分析
2018/7/17 11:21:4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虽同属于光电传感器,应用领域有所相似,均涉及LED 照明、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但因为其探测对象、实现功能、探测原理、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等各方面均不相同,实际应用产品有较大差异,所以属于不同技术路线产品,也不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虽同属于光电传感器,应用领域有所相似,均涉及LED 照明、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但因为其探测对象、实现功能、探测原理、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等各方面均不相同,实际应用产品有较大差异,所以属于不同技术路线产品,也不可以相互替代。具体对比如下所示:
对比项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探测对象红外光、人体及人体移动可见光、环境光线明暗探测原理热释电效应——热释电材料的自发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光电效应——光敏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内部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形成电流的特性核心技术热释电材料的组分设计、工艺控制,红外滤光片的光学膜系设计,微信号放大处理光电材料的组分设计、工艺控制主要工艺敏感元制备、窗帽制备、电路制备、组装、封焊、老化、测试、包装入库配料、混合研磨、感光层制备、蒸镀电极、封装、测试、包装入库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人体以及人体移动,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探测环境光线明暗,功能完全不同,所以不可相互替代。但另一方面,两类传感器却可以配合使用,用于实现同时判断环境光线和人体的功能,是照明、玩具、安防等领域较为成熟的使用方案。以人体感应照明应用为例,同时装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的智能灯具,白天可见光传感器探测到环境光线充足,令电路整体关闭,此时即使有人经过,照明设备也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当进入到晚上,环境光线变暗,可见光传感器电路关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电路启动,此时如有人经过,照明设备即时开启,实现智能控制。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1、按产品类别划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最高,均保持在75%以上,可见光传感器收入占比22%左右,其他产品收入各期占比均不超过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品收入中,传统型产品的占比较高,而智能型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则呈明显增长趋势,从2014 年的13.47%增长到2016 年的21.63%。可见光传感器产品收入中,光敏电阻的销售收入的比例最高,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平均可达16.92%;光敏传感器的销售收入的比例最低,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比例为5.49%。
2、主要产品平均售价情况
主要产品2016年度2015年度2014年度平均售价变动率平均售价变动率平均售价传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444-4.31%1509-2.57%1549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821-11.07%3172-3.88%3.3光敏电阻0.0867-0.91%0.08751.16%0.0865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传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平均售价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平均售价的下降幅度要高于传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要是为了尽快推动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替代传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进程,提高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市场占有率。
3、按销售区域划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细分领域概况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将这个电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如作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自动监测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本身不发出任何辐射,器件功耗小,并有很强的抗干扰性。
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技术是伴随着上世纪70 年代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发展起来的军用转民用技术。近年来,伴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增加,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市场容量快速增长。2009 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量仅为6,000 万只,2012 年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量已突破1 亿只,2014 年产量达1.8 亿只,年平均增长率接近25%。预计按此速度发展,至2018 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产量将接近4.5 亿只,行业显现出巨大的增长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到LED 灯具、安防、智能家居、玩具等产品上。由于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上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制造中心。
二、行业内主要竞争企业
(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领域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2015 年6 月发布的《中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概览》显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主要生产企业美国埃赛力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尼赛拉传感器有限公司等。
截至2014 年底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