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梦·黄河情】陕西合阳岔峪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 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2020/9/24 15:57:02 来源:央广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梦·黄河情——奔腾陕西谱新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采访了解到,该县百良镇徐水社区岔峪村近年来以花椒产业为主导,抓沿黄公路契机,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原标题:【中国梦·黄河情】陕西合阳岔峪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 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央广网西安9月23日消息(记者舒隆焕)近日,“中国梦·黄河情——奔腾陕西谱新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采访了解到,该县百良镇徐水社区岔峪村近年来以花椒产业为主导,抓沿黄公路契机,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岔峪村位于合阳县城东北30公里处,地处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下游。全村共有75户,303人,但是该村曾一直在贫困线徘徊,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103人。2018年底,岔峪村已经实现全部脱贫,成为合阳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移民搬迁重点村,文明家园示范村。
移民搬迁新岔峪 全村75户都是水库移民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几年前还受贫穷困扰的岔峪村,已经修起一排排整齐的徽派民居,村口色彩缤纷的壁画,修葺一新的活动中心,都在向来这里的人宣告:岔峪村脱贫了!
岔峪村新貌(央广网发 王少华供图)
岔峪村东临黄河,西压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镇,南靠坊镇,是徐水河入黄河最后一村,全村75户303人都是水库移民。在搬迁以前,村民所居住的都为老宅,背靠土崖,常年受雨水冲刷,属于滑坡地质灾害点。“安居”才能“乐业”,为了让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性变化,岔峪村被陕西省列为整体搬迁村,村子实施整体搬迁。
岔峪村移民搬迁是合阳县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中的一个安置点,2016年启动实施项目,全村整体就地搬迁。新居统一设计为仿古式徽派建筑,青砖蓝瓦独立仿古院落整齐有序,改水、改厕、改灶全部到位,三年共安置移民75户303人,目前岔峪村移民全部搬入新村。
壮大集体经济 合作社让贫困户享受补贴
在以前,岔峪村全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建档立卡为贫困户,为了摆脱贫困现状,村干部决定带领大家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自己村子的特色产业。岔峪村2017年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流转土地180亩,认定股民人数303人,其中贫困户25户103人,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采访团参观岔峪村(央广网发 王少华供图)
今年已经73岁的村民雷广进谈到自己现在生活的改变,高兴地说:“现在住的好多咧,以前住的都是土坯房,时间一长雨大的时候墙上的土都掉下来了。如今政府给我们盖新房,去年我刚住进去,现在我把土地流转出去,给村子的里伊人湖游乐园照看船只,再加上种花椒的钱,一年也不少了。”过去岔峪村以花椒为主导产业,现如今民宿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稻田蟹体验园、伊人湖游乐园等,都是该村的产业项目。
根据岔峪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岔峪村的贫困户,每户可享受产业扶持1000元,村内共就业扶持6户6人,就近务工68人。像雷广进这样的老人,每个月在村子伊人湖游乐园照看船只的工资可达到1500元。2019年岔峪村共接待各级调研培训、学习采访50余次、人数超过2000人,村内创业项目有民宿农家乐、 观光采摘园 、稻田蟹体验园,伊人湖游乐园等。
抓住沿黄公路契机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
2017年8月28日沿黄公路正式开通,一条兼具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城镇发展诸多功能的经济带也就此形成。“岔峪村就在沿黄公路边上,抓住机遇、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发展旅游,我们村的村民自然也不能落后。”岔峪村村党支部书记雷武义说。
岔峪村紧邻黄河(央广网发 王少华供图)
2020年,占地面积20亩,环沟设计,单次最多可接待游客200人的生态稻田蟹游乐园建成。村民以土地使用权、劳务生产等方式投资入股,占股30%,短期可解决股民劳务工作30名。园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有山有水,交通便利,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其生态互利的可持续性及高效益性,不仅丰富了园区内游玩项目还为园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过去的全村不过500亩地,村民收入少,产业不发达。抓住沿黄公路开通的机遇,利用优越地理交通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未来岔峪将建成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田园度假、生态体验等一体的沿黄旅游文化村庄,成为沿黄公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