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去哪儿健身”难题 国务院要求各地盘活空闲地、边角地
2020/9/27 15:36:19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却难以找到一块合适的健身场地。近年来,民众越来越注重追求健康生活,但“去哪儿健身”依然是一个难题。 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却难以找到一块合适的健身场地。近年来,民众越来越注重追求健康生活,但“去哪儿健身”依然是一个难题。
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等议题。会议要求,各地要盘活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向公众开放的多功体育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球场等”。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个重要会议聚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问题。“一定要从国家顶层到省、市、县、乡、村层层抓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布局健身圈,解决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落地难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冯建中日前建议。
“盘活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
“顺应群众需求,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利于撬动健康产业发展和消费扩大。”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
近年来,全民健身活动受到重视,相关场地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与居民“爆发式”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我国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矛盾依然突出。
记者注意到,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去年8月就曾提出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体育设施,保障合法权益等措施。今年5月8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议题也是“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9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重点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各地要盘活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向公众开放的多功体育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球场等。”
会议还提到,简化健身设施建设审批,新建居住小区要按规定配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和交付;既有小区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健身设施。
据了解,空闲地、边角地包括公园绿地、城市疏解腾退空间、老旧厂房等,被称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亟待重视的“金角银边”,也被视为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重要资源。
记者注意到,各地在充分利用“边角地”方面有自己的探索。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区,政府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可以为足球、篮球、游泳等众多运动项目提供场所。
据广东省政协常委王禹平今年介绍,广东探索在“绿道”模式,目前已建成连接全省21个地市的1.8万多公里完整、连续、可达的绿道网络,为群众提供了绿色健身休闲场所和人行通道。
充分挖潜利用城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这次会议提出,加强政策协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地可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供地,健身设施建成开放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协议出让。充分挖潜利用城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推动进一步向社会开放。
关于“挖潜”和“开放”,在今年5月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上,多名委员提建议称,要创新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完善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和收费等配套政策,鼓励现有场馆有序向社会开放,破解资源闲置问题。
记者了解到,以学校体育设施为例,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而日本98.8%的学校体育设施都对外开放,这说明我国城市“挖潜”的空间还有很大。
为何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进展缓慢?据悉,在许多地方,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未有效整合、综合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建议,应由区(县)级政府牵头,统筹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社区委员会形成联动机制,科学统筹推动这一工作,制定公益性收费标准,免税并专项用于场馆维护、日常管理以及购买运动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学校后顾之忧。
针对政策落地难问题,冯建中则建议,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梳理审视现行的政策法规,并由自然资源部牵头多部门配合落实好“多规合一”。“一定要从国家顶层到省、市、县、乡、村层层抓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布局健身圈,解决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落地难问题。”他说。
推进“互联网+健身”,支持线上运动平台发展
此次疫情发生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成为社会共识,但疫情下如何“宅出健康”?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推进“互联网+健身”,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民体育活动,支持线上运动平台发展,带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居家健身和网络赛事活动,拉动相关消费。
实际上,在疫情发生之前,随着运动健身成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通过App记录管理运动健身习惯已经在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大趋势。
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20%的平均速度。在传统健身机构快速发展却依然无法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情况下,“互联网+体育”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缺。
记者注意到,此次疫情进一步加速了体育产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一趋势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业态中尤为明显,线上培训、直播健身等新模式快速发展,培育了体育消费者线上的消费习惯。
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给各部门分工。今年2月,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曾表示,体育总局将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支持以冰雪、篮球、足球、赛车等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体育赛事发展。
“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的不断增长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大促进作用。”他说。(记者 胡明山)
转自: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宏观政策效应释放 国企运行企稳向好
- 下一篇:储气设施建设不力凸显气价改革紧迫性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前8月规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4% 纺织服装业求新求变
- 狄耐克智慧居家:Ai相伴,家倍安心!换季敏感有Ta不慌
- 让文创“潮”起来,泡泡玛特×运动会“吉贝”盲盒手办引领新风尚
- 万源通IPO:专注PCB制造 在华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
- AICM 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循环经济
- “破局·生长” CBIC2024中国饮品产业大会圆满落幕,“饮”领未来
- 汾酒集团参展第11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荣耀时刻 | 玫瑰岛TT4-5300/5400零水压智能马桶荣获2024年度“沸腾质量奖”
- TravelSentry旅安推出全球采购平台,推动行李箱行业迈步前行
- 3部门发文,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