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条件成熟时可建设具有金融属性的数据交易资本市场
2021/11/26 11:50: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数据已成为一项关键生产要素。随着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揭牌成立,数据资产化的路径、如何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等话题备受关注。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以及分论坛上,多数据已成为一项关键生产要素。随着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揭牌成立,数据资产化的路径、如何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等话题备受关注。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以及分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就上述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表示,数据资产化是赋予市场数据价值的过程,“数据资产化有很诱人的前景,但考虑到数据资产的特征,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转换可能是非常艰苦的一跃。”
在李扣庆看来,数据在从资源到资产转换中,需解决一系列问题,一是确权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了,数据资产化无法推进;二是合规问题,包括数据治理体系和标准问题。
“基于数据的重要性,谁可以很好地应用数据资产,谁就能占据先机,数据资产改变世界也许并不为过。”李扣庆说。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数据资产化产生的新交易生态、新价值体系、新商品形态,将是实现普惠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未来,平衡的数据生态需要由多方参与,包括数据供需方、政府数据交易机构、数据合规服务提供方、第三方数据资产评估机构、数据安全服务机构等。”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黄丽华说。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丁波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进一步激活数据资产的价值,至少还要三个月,一方面进入流通市场,数据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接下来要建立一个合规安全可流通的数据标准,让数据持有者可以卖得放心,让数据需求方可以买得安心;二是提高数据质量,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要素,只有稀缺的、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三是进一步深化数据交易市场,成熟的市场不仅有买卖方,还有数据评估等服务方,甚至在数据走向资产化后,还需要对数据资产进行金融化产品的开发。
中国信通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余晓晖表示,中国庞大的数据资源规模,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土壤,根据国际咨询机构的测算,从2018年到2025年中国拥有的数据量从7.5GB将增加到48.6GB居全球第一,我国构建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数据要素市场条件已经具备。
在余晓晖看来,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规则体系,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重点解决好数据确权、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共享开放、审计监管等问题,理顺数据生态中的各方参与者在数据流通各环节的权责关系,形成多方参与者良性互动、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流通模式。
“数据的流通和交易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这是大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理事长杜平表示。不过,他认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老问题亟待缓解,更多新情况需要攻克,建议分阶段升级,第一阶段可以挂牌交易和协议交易为主要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探索创新,积累更多的立法依据和实践经验,条件成熟时及时建设具有金融属性的数据交易资本市场。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我国要以数据交易为契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深入开展数据产权、定价机制、价值评估、数据质量等研究,畅通数据交易流通,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的建设,推动建立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合理分配数据要素的收益。”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表示,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旨在打造全球数据要素配置的重要枢纽,形成更加合规的交易平台和流通的市场,面向全球,增加数据资源的调配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