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产业不再依赖“门票经济”
2022/1/29 9:09:1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对比《‘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在提出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四大目标时,对各项目标都有明确数值要求,如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以上等,可以发现,受疫情冲击,‘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已无法追求‘跑量’,这就更需要旅游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高发展水平和产业链质量,逐渐恢复出入境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日前,景鉴咨询创始人、景鉴智库首席分析师周鸣岐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十四五’与‘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淡化追求数据指标,强调增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以及行业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是“供给驱动”,其中文旅产业供给多数都存在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企业在营销运营端也形成了“顺季节”的惯性思维,淡季很淡,旺季过热,在应对多样化需求以及收益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供给的有效性。同时,由于过去长期依赖“门票经济”,大量景区可以躺着赚钱,所以国内游一直是以简单的观光游作为绝对主流的旅游形式。
但疫情之后,客流明显走低,从官方数据和各上市公司数据来看,2020年和2021年客流总量基本上下跌了40%至50%,旅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更加严重。再叠加2018年后国家每年连续出台并加码“降低国有景区门票”的政策,建立在大客流基础上的“人头费”模式难以为继。
周鸣岐表示,《规划》在总体发展目标方面回应了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规划》中机遇和挑战部分第一条就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这也是旅游消费大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如此次《规划》对度假尤为重视,提出”打造核心度假产品和精品演艺项目,发展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丰富夜间文化旅游产品“,并在”专栏7 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中,分”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三个部分,进行了专题详述。
这对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业内一些上市旅企已经有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复星旅文旗下的三亚·亚特兰蒂斯,在疫情中逆势增长,从2020年下半年起就大幅超过了疫前经营业绩。同样的,在包括头部景区类上市公司在内(包括但不限于,‘黄山旅游’‘峨眉山A’‘张家界’‘九华旅游’等)。谁能在这个关键时期转型成功,谁就能挺过疫情,会有更多的业绩展望空间。”周鸣岐解释道。
同时,记者也发现,在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方面,《规划》指明方向,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旅游基地。完善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推进海洋旅游、山地旅游、温泉旅游、避暑旅游、内河游轮旅游等业态产品发展。有序推进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福州等地邮轮旅游发展,推动三亚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推动游艇消费大众化发展,支持大连、青岛、威海、珠海、厦门、三亚等滨海城市创新游艇业发展,建设一批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示范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努力解决旅游产品“好不好、满意不满意”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转自:消费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