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单满满,提质向新!技术“飞轮效应” 智驾将成中国汽车新名片
2025/2/20 10:32:24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春节过后,汽车行业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不停歇,智能驾驶更是加速“驶向”广大消费者。在重庆高新区招商车研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现在自动驾驶、AI语音测评等前沿领域春节过后,汽车行业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不停歇,智能驾驶更是加速“驶向”广大消费者。在重庆高新区招商车研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现在自动驾驶、AI语音测评等前沿领域,排满了测试的订单。
重庆高新区招商车研拥有200余项国家权威的智能网联测试技术。其中,包括L3级自动驾驶准入测试、L4级自动驾驶系统仿真环境测试、车路云一体化测试等行业领先的测试项目。目前,这里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来自全国各地的检测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自动驾驶测试通过极窄道路挑战
这些试验场景分布在上千亩的测试基地内,这个实时场景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泊车升级测试。这辆车前面遭遇停车阻挡,尽管留给它的通行空间非常狭窄,经过车载系统精准识别后仍然顺利通过。
该车型当前通过极窄道路值可达双边40厘米,正在测试的这项技术预计会把这个指数再降低。与此同时,在应对像重庆这样地形复杂的城市,比如面对极窄道路入口、或者老旧小区狭窄通道等更加广泛的狭窄道路条件,智驾技术的升级会给驾驶人带来全新体验。
通过这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已累计为各家车企的智能驾驶测试里程超过500万公里,推动大量的行业标准制定,并通过这些数据,反向为车企提供技术支持和研发助力。
2025年,这里预计开展整车测试及零部件测试服务将超7万次,服务3000余家企业和客户,将加速重庆乃至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智驾体验别开生面 智能技术不断升级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迈上1000万辆的台阶。电动化成为了汽车产业的重心,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也是你追我赶、不断创新。
春节假期才过去几天,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比亚迪,就在广东深圳的总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驾体验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1000多名汽车爱好者前去打卡。
最新的智驾功能让现场体验者们赞叹不已。与以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相比,搭配了智驾系统的车型究竟有什么不同?
比亚迪工程师王家毫介绍,在方向盘的左侧多了一个智驾的拨片,它已经提示智驾领航可以开启,这个时候去拨动拨片,整个功能就激活。
在试驾全过程中,遇到施工障碍物时,车辆会快速识别并实施变道;在遇到窄小合流口时,车辆会选择时机,丝滑地并入主路;在进出隧道面对明暗光线切换时,车辆也能主动、精确地感知周围环境,平稳地通行。即使在极窄的停车区,这辆智驾汽车不仅能自动识别车位,甚至驾驶员可以提前下车,远程操控手机,实现自动泊车。
如此高等级的智驾并不是只在高端车型上,在10万元级以内的车型,竟然也能配备使用。
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统计了车主的需求和偏好信息,发现即便是增加一个智能识别的小功能,大家的购买意愿都会大幅增加。像自动泊车这样的性能,市场反馈就更加明显了。
2024年以前,比亚迪L2级,也就是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以上的车辆规模是260万辆,而到2024年,这一数字就增长到了440万辆,增幅接近70%。所以,让智能驾驶适配更多的平价车型,走进每一个寻常百姓家,成了企业2025年的新目标。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中国的智驾技术必将形成“飞轮效应”,数据的积累、迭代的速度都会越来越快,智驾将成为中国汽车的一张新名片。
提质向新 全行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迈向1000万辆台阶。当前,电动化成为了汽车产业的重心。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将会提质向新。2025年以来,产业链上下游都铆足了干劲,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数智化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
在浙江宁波这家车企的研究院,正在加紧进行大模型的蒸馏训练。同时,率先将自研模型与近期火爆的DeepSeek深度融合。
工程师向记者展示了3月份即将亮相的“黑科技”,有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持,车与人的互动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聪明。
可以看出,接入到车端的大模型应用更有特点、更会互动,识别口令后就能调用车端信息作为推理语料,为车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2025年以来,已经有吉利、比亚迪、广汽等超过20家车企陆续宣布接入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火速抢占AI汽车赛道。
整车生产企业是产业链的链主,当他们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大显身手的同时,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公司更是同步发力。这家企业研发出的最新车载智驾计算方案,也即将开启大规模量产交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关键一年。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陆续发布了法规条例支撑产业提质向新。其中,《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作为国内首部针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即将于2025年4月正式施行。
记者同时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也就是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5.7%。据预测,2025年,这一数据将有望突破65%。
转自:央视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