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催热新一代信息技术 加速产业变革
2020/3/31 12:25:04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工复产工作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在国务院联“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工复产工作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疫情防控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快速增长,众多行业和领域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加快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众多行业涌现出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成果。
通信大数据提供支撑
当前,境外疫情输入形势越加严峻,出现少数入境人员瞒报行程的情况。针对流动人员的行程查验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指出,3月6日起,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线了境外到访地的查询功能,可以对手机用户前14天到访的境外国家或者地区信息进行查验。同时,在通信大数据分析使用当中,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措施。截至目前,通信大数据分析还没有出现个人信息泄露情况。
疫情之下,流量压力考验各国运营商的网络。 “我们国家通信行业努力实现了网络不堵、服务不断、性能不降,可以说成功经受住了这次疫情的大考。”韩夏表示,一是通过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大规模的通信网络建设,网络规模全球领先,性能指标也是名列前茅。二是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部署为新业态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云办公、云教学、云医疗等。这类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为5G+远程医疗、5G+远程办公、5G+远程会议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落地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科学调度网络资源,确保全网平稳运行。
工业互联网作用凸显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工业互联网发挥了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韩夏介绍,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是供需对接更精准。一些大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扩展医用物资对接功能,助力制造企业根据一线的需求来精准排产甚至转产,有效缓解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紧缺,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复工。
二是生产过程少接触。工业生产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密度,减少了人员接触,加速了复工复产。数字化转型水平高的企业,甚至实现了 “人停工不停”。
三是线上业态更多样。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免费提供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健康管理各类工业APP,减少技术人员的流动、降低服务门槛,帮助用户和企业稳产复产。
四是监测服务更高效。多地政府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复工复产备案申报审批,企业可以一键备案,主管部门可以一键核准,还可以查看多种复工复产数据统计情况,实时掌握进度,辅助决策,实现了 “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监测、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谢少锋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湖北武汉等抗疫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服务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达到数十万人次。此外,在人工智能+CT系统,还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开发了特殊功能,比如用移动的CT设备的组合,实现了云端部署,有效提升了新冠肺炎的排查效率和诊断准确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工作的融合发展。一是大力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应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社区随访检测、医疗物资调配、诊疗决策辅助等更多医疗场景中应用。三是建立完善长效协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和医疗机构有效合作,鼓励医疗机构开放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实现信息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谢少锋说。
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工信部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方面采取的务实举措,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概括为八个字: “恢复、培新、通链、提升”。 “恢复”,就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疫情防控、促使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营。 “培新”,是指加快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从而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通链”,是指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从而帮助中小企业打通供应链、对接融资资源。 “提升”,是指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从而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
“为了确保这八个字的落实,我们安排了专项举措加强推广力度,概括来说有四个方面:一是广泛征集一批技术力量强、服务效果好的数字化服务商,优秀的数字化服务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二是总结推荐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案例,从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三是组织创新中国行、中小微企业云服务大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高端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四是利用 ‘企业微客’等线上平台开展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关方面的技术培训。”秦志辉补充道。
记者注意到,此次疫情中,各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逆袭突围,率先复工复产,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据统计,湖南、四川等地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98%以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百分之百复工,这个数据充分说明引导中小企业走 “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5G应用开启消费新模式
据记者了解,为推动复工复产、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工信部推出了一批新型消费模式。谢少锋介绍,工信部组织产业界加强协作、充分发挥5G技术优势,探索培育了一批5G的典型应用。
在电商领域,打造了5G+VR的全景虚拟购物导购云平台,用户利用手机就可随时随即浏览云货架、云橱窗,可实现360度全景、720度无死角购物体验,已在北京、广东、重庆、江苏、江西等近百家商业企业推广应用。在文娱领域,利用5G+VR、AR以及边缘计算实现了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景区等场馆和户外的直播,聚合了5G高清影视、云游戏等内容。在智慧教育领域,打造远程互动教学,VR和AR实训和沉浸教学,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教育教学智能评测,全面升级教育教学、校园服务、教学管理、教育评价等用户体验。
下一步如何继续释放消费潜力,谢少锋表示: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推动新型消费、升级型消费,加快成长和培育经济新动能。一是优化政策环境,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加大税收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二是采取包容审慎态度,培养各类新模式和新业态,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探索建设新型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动传统商业体转型升级,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载体,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消费业态。”(记者 王雨阳)
转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