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三步走 浙江乐清打造新智造产业集群
2021/9/14 11:35:02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从浙江省经信厅了解到,作为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低压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乐清市以 “未来工厂”建设为引领,有效带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智能化转型、协同化创新和集群化改造,实从浙江省经信厅了解到,作为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低压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乐清市以 “未来工厂”建设为引领,有效带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智能化转型、协同化创新和集群化改造,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乐清电气产业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示范样板。
乐清市创新实施智能化技改、网络化制造、 “5G+智能制造”三步走路径,大力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推动全市制造业系统性重塑、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电气产业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成为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的产业集群,获省政府“亩均论英雄”改革督查激励,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试点、产业转型类低碳试点县市。
2021年上半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75.9%、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26.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46.5%,分别高出全省平均15.8、12.1、13.4个百分点。
全行业推进智能化技改
乐清市始终把数智赋能作为智能制造的最强劲引擎,出台全省力度最大的 “技改新十条”,2021年上半年兑现技改补助1.1亿元、同比高位增长32%。实施金融助力、高效兑现、提前补助等措施,智能化技改呈井喷式增长,已覆盖全市近90%规上工业企业。
2020年以来,全市新增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550个,其中1000万以上95个、3000万以上31个,列入省 “四个百项”重大技改示范项目30个,列入国家智能制造项目2个,累计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8家,正泰电器入选全省首批 “未来工厂”。如上市公司合兴汽电投入募集资金2.1亿元建设智能工厂、引入4条模具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30%、用工减少40%。
全面开展5G赋能智能制造工作,深入推进25家企业5G应用示范试点建设,完成车间物联网改造项目6个、立项23个,9家企业完成车间5G网络全覆盖,重磅打造50个 “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工厂。通过数字植入产品、智能引领制造,目前全市已有400多家规上电气企业实现产品数字化转型,2020年企业软件著作权同比增长67%,上云企业突破万家。
全链条驱动数字化升级
乐清市始终把创新集成作为智能制造的最澎湃动能,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打造10个具有迭代效应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举办第八届国际物联网传感技术峰会,全国首个电气产业链数据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乐清分中心、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服务中心等相继落地投运。
积极构建以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智能电气产业大脑入围省级 “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北京超算浙江区域中心、华为区块链创新中心、飞诺门阵边缘计算中心、西门子工业软件研发中心、中国信通院无线经济应用中心、发那科(乐清)智能制造中心等数字经济头部项目即将投用。打造全国唯一的低压电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激活 “算力+算法”为核心的数据生产力。
推动全领域低碳化转型
乐清市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智能制造的最鲜明标识,抢抓 “双碳”战略历史机遇,深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 “低碳产业发展新十条”,与上海环境交易所联合打造全国首个县级碳普惠市场,与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所高校合作建设、率先投用 “近零碳实验室”。
创新实施 “碳画像五色图” “低碳码”,“碳均论英雄”应用场景获省数字经济系统大赛第一名。建成全省首个全量数据接入的能源数据中心,实现规上企业碳效监测全覆盖。对749家低碳效企业进行整治提升后亩均税收增长80%,规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仅为全省平均38%。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及成套设备、新能源电气设备等低碳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储能等新兴低碳产业,高标打造100家以上绿色工厂、40家示范引领的 “近零碳工厂”和正泰物联网传感器等一批 “低碳园区”。
联动全方位精准化服务
乐清市始终把资源要素作为智能制造的最硬核支撑,通过创新 “限地价、竞税收”、投融资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整合打通产业升级全要素链,实现精准、高效供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获评 “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第5位。优先满足产业层次高、亩均税收高、增长速度快的企业用地需求,今年已完成工业供地1425亩,清理土地批而未供2465亩、低效工业项目用地整治1827亩。大力推进老旧厂房改造。2021年开工项目58个、新增改造面积43.7万平方米,创成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创新实施财政存款竞争性配比,累计撬动各大银行对企业发放无抵押低息贷款49亿元。与国开行建立全国首例政银企三方共担风险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信用贷,为16家企业发放无担保、低利率授信贷款4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广 “亩均信用贷”,累计为1637家企业发放纯信用优惠利率贷款34.4亿元,全省首笔 “贷款码”融资业务在乐落地。出台 “人才蓄水池38条” “人才新政40条”等硬核举措,以超常规力度支持企业招才引智,今年新引进大学生1.2万名、博士硕士259名、院士等领军人才6名,申报 “启明计划”人才39名。(刘玉发)
转自:中国工业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