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2021年将超百亿元 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1/11/30 15:08:5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艾媒咨询日前发布《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5.9亿元增至2020年的7艾媒咨询日前发布《2021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5.9亿元增至2020年的77.2亿元,扩大了约3倍,预计2021年将增至100.1亿元。未来,在人口老龄化、下游需求不断加大及医院营养科建设发展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特医食品凭借其在临床营养支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多方因素驱动 国内外市场规模增速明显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在全球市场方面,《报告》显示,2014—2018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583亿元上升到739亿元,且2015年后增速平稳,均在6%左右。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且有望在近几年突破千亿。
在中国市场方面,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疫情的爆发使得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受到市场欢迎,因而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上扬。《报告》预计,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将增至100.1亿元。但业内专家同时提醒,中国只有1.6%的营养不良患者在食用特医食品,与美国65%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中资企业优势凸显 国内获批产品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特医食品采取注册制,政策监管十分严格,要求特医食品企业具备独立的生产线,在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检验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从企业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7月19日,中国特医食品相关企业共有954家,其中在业、存续的企业为864家,占所有有关企业的90.57%。而就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广东省的相关企业最多,达到129家,其次为山东省,达到107家。截至2021年6月,国内市场共有29家企业获得特医食品注册证书,其中雀巢、雅培占第一梯队,旗下分别拥有11款、8款特医食品。雅培方面,包含2款全营养配方食品以及6款婴配类配方食品。婴配类中占比最大的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有3款产品;其次,乳蛋白水解配方有2款,母乳营养补充剂有1款。
与此同时,国内获得注册证书的企业为22家,中资企业圣元以5款产品获批数位列第三。而从获批产品数目上看,国内产品占比52.9%,获批数量已实现对进口产品的赶超,可见中资企业优势逐渐突出。
补齐营养教育短板 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
由于,特医食品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且该产品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因而社会认知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报告》显示,14.2%的受访者表示对特医食品非常了解,48.8%的受访者表示大致了解,此外剩下的37%的受访者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较低。
而在行业限制因素方面,超过5成消费者认为,社会认知度低是限制特医行业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缺少专业营养师指导,占比48.8%。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公众对营养健康的需求提升,但科普不足和营养教育是妨碍特医食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快特医食品在临床和公众中的普及将会是行业各方亟须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多集中在三级和二级医院,患者需在医生处方形式及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特医食品。相比之下,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实施特医食品审批制度备案制,除医院外,特医食品产品还被准许在社会药店、康复中心、超市等场所销售。
《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社区医院在慢性病治疗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营养治疗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在中国大健康市场以及慢病管理的不断规范下,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将向社区医院、社会药店以及线上渠道等拓展。(朱美乔 综合整理)
转自: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