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工业基地争先“新赛道”——哈尔滨打造先进制造高地观察
2023/3/3 11:35: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眼下春寒料峭,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的智能示范车间一片火热。两支近3米高的巨大机械臂围绕圆盘按照轨迹移动,将一张张冲片精准整齐地叠放,定位精度偏差小于0.05毫米。得益于数字眼下春寒料峭,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的智能示范车间一片火热。两支近3米高的巨大机械臂围绕圆盘按照轨迹移动,将一张张冲片精准整齐地叠放,定位精度偏差小于0.05毫米。得益于数字化改造,以往这道由人工操作工序的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的城市,制造业产业规模大、门类齐全。瞄准“先进制造之都”建设,哈尔滨坚持把工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型步伐。
一批批智能工厂的出现,一项项技术难题的解决,一个个“分量重、成色足”的好政策,见证着这里不断构建现代高端制造业新体系,吹起打造先进制造高地的“冲锋号”。
智能转型:“老字号”念起“数字经”
“这边点点鼠标,试样就能自动传过去,不会因为现场协调问题影响进度了。我工作20多年,以前想都想不到。”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熔铸厂一名调度员说。去年,这个熔铸厂完成了“无人机自动投送试样”智能化升级项目,调度室的生产和协调效率大大提升。
这家公司有着“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之称,去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智能工厂。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涛说,在数字化转型助力下,去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5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8%。今年1月,公司商品产量和销量都创下月度记录。接下来,公司将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辅助生产等方面加快智能化建设。
在哈尔滨,一大批传统工业企业开足马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断迸发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新动力。《哈尔滨市打造“先进制造之都”实施方案(2022-2026年)》明确提出,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鼓励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加大设备数智化改造力度。
去年11月,由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发起创建的发电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通过认定,成为黑龙江首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集团创新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刘新新说,公司制定了“十四五”数智化发展规划,从管理信息化、生产数字化、产业生态化、装备智能化、网络安全化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布局,将进一步发挥数据驱动的管理作用。
加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投资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计划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赋能中心等多个项目……据介绍,哈尔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今年一季度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
自主创新:挺起装备制造脊梁
前不久,伴随着白鹤滩水电站9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面建成。哈电集团首创的长短叶片转轮技术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使白鹤滩水电站水轮机最优效率达96.7%,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重大突破。
“我们始终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说,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激励力度,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近年来无论发展黄金期还是行业形势低迷时,集团都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十三五”时期累计科技投入达70多亿元。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哈尔滨聚集了一大批“大国重器”企业。它们纷纷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各类锰钛金属样品琳琅满目。公司总经理于启明向记者介绍:“从日本进口一公斤锰需要1.4万元,自己供应一公斤只要8000元;钛的进口价格为一吨120万元,自己生产约70万元,成本降低近一半。”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大型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通过十几年技术积累,成功实现国产替代,为产业链安全贡献力量。
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哈尔滨工信局日前印发《哈尔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认定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赋能: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注册企业526家,注册资本金184.55亿元,华为、奇安信、东软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趋势,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分别列为对口合作典型、科技赋能东北振兴试点示范……这是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年多来的成绩单。
“我们采用‘带土移植’机制,引进深圳的好经验、好办法,在行政审批、招投标改革、人才个税等方面加快创新,建立园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奉均衡说,得益于一系列利好政策,哈尔滨新区对标“深圳速度”,创出“深哈速度”,合作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哈尔滨通过及时出台提高技术人才待遇的政策和实施细则,不断完善技术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激发了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技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本科毕业生可获得3万元购房补贴和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硕士享受3万元安家费、5万元购房补贴和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博士则有10万元安家费、10万元购房补贴和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这些利好政策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群“点赞”人才引进政策。目前,这家公司拥有50多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2岁,大多是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大等高校毕业生,覆盖航天专业飞行器设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多个专业。
技能人才偏少一直是困扰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一大难题。哈尔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在细化落实国家、黑龙江省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制定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具体措施,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深化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
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张安顺表示,未来,哈尔滨市将进一步实施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产业集群推动等多个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工业振兴计划,扛起省会担当,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步伐。(记者 杨思琪 朱悦)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