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正从产业融合走向转型升级
2010/6/10 17:54: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林业正从产业融合走向转型升级从国际金融危机中猛醒过来,意识到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不只是中国。从国际上看,危机后的“再平衡”,在发展方式集中表现为“再工业化”,而“产业融合”与“创意产业”,是通向“再工业化”的归宿“低碳经济”的不二法门。
我国林业其实是产业融合的积极实践者。从“林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 、“林下经济”,到最近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林业在推动不同产业交叉、融合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天,纸浆原料林定向培育、人造板企业自建原料林基地,已经蔚为大观;油茶大面积推广种植,丰富了城里人的油瓶子,鼓了农民的钱袋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培育已经有了初步的尝试,为下一步引进资本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了借鉴;利用沙生灌木抚育剩余物发电的示范企业,已经矗立在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腹地,沙生灌木能源林培育、灌木抚育剩余物生物质发电、电厂烟气二氧化碳回收培育藻类的低碳经济产业链条已然成型。
我国林业产业蕴藏着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日前发布的全国林业统计年度报告显示,从2001年到2009年,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结构从66:30:4,调整到目前的41:50:9。加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9年提升了20个百分点,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9年只提升了5年百分点。换句话说,进入新世纪,林业为社会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生产生活产品,但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依然是有价无市、待价而沽。
林业二产与三产的产业融合,能创造出新兴的产业市场。2008年,地处浙西南的遂昌县,率先建成我国首家中国竹炭博物馆、中国竹炭产业基地,依托“一馆一地”开展休闲旅游观光。置疑者有之,搞起旅游企业如何创新?批评者有之,产业基地如何办成了旅游基地?其实,这就是依托“一馆一地”实现了竹炭文化、竹炭加工和竹炭旅游休闲的产业融合。不仅使竹炭产业安度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这一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还被香菇、青瓷等产业看好。
眼光向内,通过产业融合,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转型和升级就不会是空中楼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