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妆品企业“叫板”药监局
2010/10/20 11:30:3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化妆品企业“叫板”药监局2010年7月22日,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杭州及周边县市的商场、超市、药店、专营店等化妆品经营相关场所和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抽查,并公布了一份《二O一O年第二期化妆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包括广州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军献益肤霜等15个品牌上了黑榜。
与此前“黑榜”事件不同的是,上榜的产品并没有及时下架整改,反而却是引发了一场企业与杭州市药监局之间的“口水战”。时隔一个多月之后,有上“黑榜”的企业向媒体反映,公司方并不知晓自己的品牌上榜,并对此次杭州市药监局抽检流程的规范表示质疑,质疑被抽检到的是“山寨”产品;药监局方面坚称它们所有的流程都按照规范执行,并坚持所抽检的产品也都为正品。
企业:质疑抽检流程,抽检样品是“山寨”产品。
针对这一事件,C2CC记者联系广州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关部负责人付敏。付敏表示,企业方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抽检的通知,并且杭州市药监局在公布了《二O一O年第二期化妆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结果》之后,企业方仍然还没有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广州娇兰方面已经将产品送到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院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验,并且已经拿到检验报告证明产品完全合格。由此,企业方怀疑杭州药监局抽查的样品是“山寨”产品,并怀疑药监局方面在抽检的流程上存在着漏洞。当记者问及企业是如何应对此事件时,负责人坚持自己产品并不存在问题,而涉及到此次“黑榜”事件批次的产品也并没有下架,公司的相关人员也已经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药监局:抽检流程符合规范,假货“问题”是在扭曲事实。
同时,记者还联系了杭州市药监局保健品化妆品监督协调处处长姚如滔,姚如滔就对于企业质疑抽检的样品为“山寨”产品的说法给予坚决地否定。她表示,“此次抽查工作完全符合规范,在抽样工作完成之后,药监局便已经联系企业,在企业方确认样品的真伪之后才进行检测。并且,药监局方面第一时间联系了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修改,然后才对然后才对结果进行公布。”
当记者问起检测后的处理办法时,姚如滔表示,只要是涉及到同一批次的“问题产品”,都已经下架停止销售。并且强调,“药监局本次抽查工作不存在操作不规范,关于抽样检测到假货的事情纯粹是企业在扭曲事实。”
在此次事件中,双方各执一词,而夹杂在此次争论中的产品质量以及被企业方质疑的检测流程也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但是由此事件而引发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已经悄然变得清晰。
首先,政府监督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存在问题。在这次“黑榜事件”中,企业方面对药监局的抽检流程上存在着最大质疑,并表示在此次抽检前后未收到任何相关的通知。通过了解,记者发现,杭州药监局在对产品进行检测前后,主要是通过与测出不合格产品的终端店进行交流,并没有直接与化妆品的生产企业进行沟通,导致政企之间信息传递不畅,进而直接引起了化妆品生产企业对药监局的抽检产生质疑。
其次,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效力显得有些“形同虚设”。在这次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产品”并没有直接下架,反而依然在货架上进行销售。据了解,杭州市药监局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市政府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督管理的工作部门,其职责在于,依法行使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职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杭州药监局对于这类的监测并没有相关的执法权,而仅仅只是对于市场的监督,这也是此次涉及的“问题产品”依然出现在货架之上的根源。
最后,国内企业对与此类的危机公关还有待改善。在采访中,记者在问及企业对这次事件的应对态度之时,企业表示,“已经在跟有关部门沟通,其产品并未下架。”从企业角度来说,担心结果对产品影响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企业,就应该认真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在各类的产品危机事件处理中,企业更要以消费者为导向,积极应对,对于涉及的产品暂时下架,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在所有事件得到证实之后再重新让产品面对消费者,如此更能赢得人心,更能赢得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碳纤维在消防领域的应用
- 下一篇:国产红酒出厂价最高提升50%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