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中国磨具磨料市场运行分析
2011/11/17 12:07: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1年中国磨具磨料市场运行分析2011年上半年,作为工业发展的原材料和工具的磨料磨具行业,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形势下,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燃油价格上调,运输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企业利润率降低,棕刚玉、绿碳化硅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准确的说,档次高、质量好的产品产销利润却比较好,大路产品、质量差的受影响大。
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
1.产销整体增长较快,但各类产品增长幅度不均衡。据行业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67%,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46%。但从几大类产品分别来看,产销增幅不均衡,棕刚玉同比增长3.84%,白刚玉同比增长59.24%,绿碳化硅同比增长14.73%,黑碳化硅同比减少3.19%,磨具方面陶瓷砂轮同比增长8.90%,树脂砂轮同比增长11.29%,橡胶砂轮同比增长105.19%,磨石同比增长16.02%。
2.产品价格小幅震荡,利润增幅收窄。上半年在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棕刚玉、白刚玉、黑碳化硅磨料价格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吨价浮动在50~100元之间。绿碳化硅变化很大。
磨具品种比较多,价格不等,不一一列举,普通磨具价格变化不大,但质量好、高档磨具价格上升。成本上升幅度大,据统计,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2.7%,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4.9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1.62%,职工工资总额同比增长24.21%(个人工资增幅10—15%左右),销售收入增长29.4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19%。由于成本不断上升、价格增幅不大,企业利润率不高;高档磨具利润率比较高。
3.出口稳定,价格增长,但增速减缓。棕刚玉出口33.2万吨,金额2.141亿美元,比2010年32.35万吨,金额1.7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25%。FOB每吨644.75美元,同比2010年每吨529.43美元,增长21.78%。
碳化硅出口11.03万吨,金额2.757亿美元。2010年同期为10.62万吨,金额1.86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6%和47.63%,FOB每吨2499.26美元。2010年同期为每吨1758.27美元,同比增长42.14%磨具出口9.73万吨,金额1.425亿美元。2010年同期为7.65万吨,金额为1.0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31%和38.35%,2011年FOB每吨1464.83美元,2010年同期为FOB每吨1347.94美元,同比增长8.67%。
下半年走势分析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7月份工信部批准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产品磨料磨具方面,重点发展磨料深加工产品,为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磨具(高效、高速、重负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新型低温结合剂等)。明确了行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简要讲高档磨具制造所需磨料,高档涂附产品制造所需磨料,磨料的煅烧、镀铱、太阳能产业所需微粉、半导体制造所需磨料等并可根据高档产品的发展所需,来延展磨料开发的种类。
行业运行分析
1.下游行业形势整体较好,加大了对行业产品的采购量。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钢铁产量3.5亿吨,同比增长9.6%;建材行业水泥9.51亿吨,同比增长19.6%,平板玻璃3.8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9.1%,建筑陶瓷产量4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卫生陶瓷产量7652万件,同比增长3.7%;有色金属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7.27%;造船同比增长4.4%,汽车生产量同比增长2.48%;整体看国际经济形势缓慢回升,出口贸易稳中有升,上半年行业产销量处于上升态势。
2.企业改造升级,调整产品结构,高品质产品产量增加,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抗风险的能力。
上半年企业运行遇到了诸多困难,上半年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6次提高贷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付款多采用承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运作;缺电。但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型或生产有特色产品的企业受影响不明显,产量不降反增,价格不跌反升,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即早对企业设备改造升级,加大新产品的研发,舍弃一些普通产品,生产高端领域使用的磨具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钢铁、铁路等领域已部分替代了进口产品。从对34家磨具企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其中24家产量,产值,利润率是上升的,其余的产量、产值略有下降但利润是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调整了产品结构,高档产品增加,低档产品减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
3.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不少企业加大了对老旧设备改造的力度,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开发热能综合利用等取代了老旧设备及粗放式生产方式,从数十家经改造的企业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明显,新设备普遍节能30~40%左右,这些企业分别获得所在地政府几十万至上百万数额不等的节能减排奖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中国钛合金紧固件市场需求巨大
- 下一篇:2011年日本机床订单将达1.3万亿日元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