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国钢铁工业面对形势严峻依然
2014/4/25 9:44:1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今年我国钢铁工业面对形势严峻依然面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的不利形势,钢铁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未来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可能降到7%~8%之间,钢材需求增速出现下降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企业正在不断转变思维理念、经营机制和经营模式,从而拓展市场空间;利用虚拟经济和网络优势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规避价格低迷的产品和市场,开辟自身独有的产品和市场,成为今后钢铁企业的生存之道。我国钢铁工业面对的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79亿吨,同比增长7.5%,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8.5%国际钢铁协会数据,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80.7%,销售利润率只有0.62%。今年我国GDP增速预期目标值低于去年的7.7%,仅为7.5%。如果按GDP降低0.2个百分点来考虑,我国粗钢产量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速将继续下滑。如果粗钢产量达到顶峰平台,钢材供大于求的态势将继续延续,那么资金和产品销售就成为了钢铁企业的生命线。
我国经济发展动力逐渐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并在国内消化吸收,使得我国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加上人力、土地等廉价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廉价人力、土地等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制造业也开始出现向国外转移迹象。而此时再引进国外生产领域的高端技术,难度加大。在土地、技术、人力的优势均出现“瓶颈”时,国际金融危机又严重打击了一部分企业的资金链,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钢铁企业经营重心转移。由于前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引进的大量装备和技术全部被用来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产品,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那时销售不成问题,钢铁企业主要以生产为中心。而现在钢材市场供大于求,产品销售成为钢铁企业经营的关键。大量钢材产品并不是流向市场,而是回流甚至积压在钢厂。一些反应较快的钢铁企业如宝钢等及时调整生产组织形式,以销售定生产,销售成为钢厂的中心,由销售部门来组织指挥生产,确定品种和质量。
钢铁行业产业链延长。为维系重要客户资源,一些钢厂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深加工配送中心,钢材可以经过配送中心直销给客户。这样做,既能节省中间周转费用,又能直接了解客户需求,锁定客户,保障生产和供应,也就保障了企业的利润和生存。同时,由于企业服务意识增强,产学研紧密围绕用户的需求变化来进行,形成了良性循环。例如,宝钢围绕汽车产品的研发,与几家大型汽车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并将汽车板的配套产品同汽车板同步开发生产销售,形成了汽车板系列产品,既解决了用户的配套难问题,又保障了钢材产品销售。除了汽车行业外,宝钢针对钢结构等行业也形成了自己的团队,能够承接国家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项目。可以看出,市场因素决定了钢铁企业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以销售为中心。
网络电子商务中心纷纷建立。为服务量大、面广、纷杂的用户,各大钢铁企业纷纷建立了电子商务销售服务中心。不过,各个钢铁企业电子商务网络中心建立的时间各有不同,发展的历程各不相同。例如,东方电子商务中心已由宝钢电子商务平台转变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50家的钢铁企业进入14个电子商务平台。今后如果钢铁企业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与自己的信息平台相融合,利用网络的便捷优势,将电子交易和金融服务融为一体,将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虚拟经济渗入钢铁企业。随着钢铁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融合,热轧卷板、线材、螺纹钢、焦煤、焦炭、铁矿石、铁合金等期货品种相继上市,平抑了钢材市场季节性的大幅波动。同时,钢铁产品和原料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有些钢铁企业在销售困难时,通过熟练运用虚拟市场,可以避过难关。有些钢铁企业在资金短缺时,利用证券的金融属性,周转资金,让企业运转更加灵活。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只有掌握虚拟市场操作原则,建立风险机制,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我国粗钢产量即将进入峰顶的平台区,过去粗犷式发展的思维和理念需要不断更新,特别是网络信息化发展让精准便捷式服务操作成为可能,由此带来了生产、采购和销售的变化。钢铁企业面对钢材市场的考验,只有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转变调整经营模式,才有生存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