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订餐平台“美餐”获大众点评领投1.4亿元C轮融资
2015/4/8 8:33:3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2015注定是外卖市场厮杀的一年,饿了么与美团外卖打得火热,接连曝出大额融资消息。不过,他们面向的主要是校园、白领等个人用户,而美餐用户主要是企业大客户,用C2015注定是外卖市场厮杀的一年,饿了么与美团外卖打得火热,接连曝出大额融资消息。不过,他们面向的主要是校园、白领等个人用户,而美餐用户主要是企业大客户,用CEO赵骁的话说,美餐并不是在做外卖,而是要构建面向企业消费市场的吃喝玩乐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员工用餐。
美餐本次C轮融资由大众点评领投,KPCB、NGP(NokiaGrowthPartners,诺基亚成长基金)、挚信资本跟投,美餐团队仍为公司最大股东,继续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融资后,大众点评将会帮助美餐拓展企业客户的消费场景,而美餐会给大众点评的商家带去更多优质客户。
大众点评首席战略官姜跃平表示,“此次战略投资不仅是大众点评在开放战略下对又一个领域的涉足和服务延伸,也意味着大众点评向本地生活O2O全平台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美餐此前的融资包括:2011年获得来自徐小平真格基金的百万天使投资;2012年获得来自KPCB的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完成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NGP领投,2014年获得来自挚信资本的B轮追加投资,但未透露金额。
美餐(iOS/Android)成立于2011年北京(介绍报道戳此),与其他外卖平台相比,美餐在数据挖掘上花了更多心思,用户可以订制自己的首页,添加最喜欢的餐厅,美餐也会为用户智能推荐喜好餐品。赵骁说,未来还可以用AppleWatch一键下单。
而与饿了么、美团都在积极自建物流,往重模式走不同的是,美餐暂时没有自建物流的打算,配送全部由商家/第三方物流完成。其合作的商家包括品牌连锁餐饮、精品单店、高端酒楼、蛋糕水果供应商以及中央厨房等。
针对企业消费市场,赵骁表示,这个市场很大,美餐面向的主要是30-300人的中小企业,在中国目前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是1200万,如果按每个企业每月在餐饮方面消费1000元算,一年也会有1万多开支。所以这是个千亿规模的市场。
另一方面,企业市场与个人市场有着很大不同,企业用户的管理层、行政、员工的痛点和关注点都不一致,做好这个市场要让各方都满意。而在流量获取、用户运营、支付方式上企业市场也与个人市场不同,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黏性,信任程度和财务系统方面的对接都将成为一定壁垒。
(图为企业订餐页面)
美餐目前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5个城市,团队200余人。据称,企业用户数达近千家,年营业额已经达到数亿元人民币,平均佣金率超过10%。下一步会扩展服务覆盖城市,初期会进入25-30个城市,之后会进入超100个城市。
从投资方大众点评来看,去年最大的手笔是5月份以8000万美元战略入股饿了么。两者将共享外卖领域的商户数据,平台流量,整合外卖服务。大众点评主要看好的是饿了么在中高端市场的潜力,而饿了么在今年1月份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后(大众点评继续跟投),也把抢占白领市场作为三大任务之一。
除了投资外卖平台饿了么,想做服务业淘宝的大众点评在餐饮市场涉足颇广。去年12月战略投资CRM食为天科技;5000万元投资自助点菜结账产品大嘴巴;战略入股免费WiFi提供商迈外迪,投资餐饮ERP厂商“天财商龙”、上海石川、上海智龙等,持股比例均超过10%。
大众点评CEO张涛曾这样解释其投资布局的理念:
“投资的核心是为了合作。合作对象可以是ERP厂商,也有可能是别的做终端解决方案的,也有可能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和建设者,还有一些是与公司业务形成互补的平台……连接更多流量来源和更多垂直细分行业”。
这样来看,点评此次投资的美餐即属于“互补型的平台”。大众点评目前在场景覆盖上已经比较完备,校园、白领以及企业场景都已触及。如果说在外卖这个领域是美团与饿了么的拉锯战,那么在更大版图上,则是美团与大众点评的逐鹿。
美团在年初已经确认了其7亿美元D轮融资,目前估值70亿美元。而大众点评8.5亿美元F轮融资消息也已经传了很久,最新的版本是投资方为小米、腾讯产业共赢基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兰亭投资、万达集团、复星集团,估值40亿美元。不过,36氪向大众点评求证时,并未得到对方肯定答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