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医生诊疗制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2015/4/21 8:32:3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移动健康APP“春雨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不少医生对自己的职业安全、收入待遇和医患关系不太满意,一些医生因职业环境的变化而萌生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移动健康APP“春雨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不少医生对自己的职业安全、收入待遇和医患关系不太满意,一些医生因职业环境的变化而萌生了转行之念。如何破解医患矛盾,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让医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
中国青年报
根据我们的调查,虽然有不少医生对当下的医疗环境有所不满,但仍有57.6%的受访医生愿意从医。您觉得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胡善联
一般来说,医生这一职业还是比较崇高的,从业者的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还是很强。尽管现在职业环境不太好,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身医学行业。环境问题不是个人问题,是整个医疗制度所造成的,现在这些问题也在逐渐改善。
比如,在过去的制度下,患者在三级医院看病的药,在下级医院拿不到,就造成患者总往二级、三级医院跑,肯定会延长医生的诊疗时间。而医生工作量太大,没有太多时间和病人交谈,医患关系也会比较紧张。国家现在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目的就是使三级医院医生解放出来。有些病不必去二级、三级医院看,就在基层医院看就可以。同时,现在允许一部分非基本药物列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供应范围,只要上下对口,以前经常往三级医院跑的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拿到药了,而且诊疗费用便宜,也减少了患者负担。
但医患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0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现在的状况。你要改革的话,要一步一步把它矫正过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青年报
有人认为,在医保较健全的地方,许多患者把医疗当成消费,存在过度医疗的情况,既浪费资源也降低了就诊效率,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胡善联
在过去,慢性病的处方时间比较短,医保有限,每张处方只能限制在100元或150元。而一些老年患者可能患有多种疾病,一次挂号只能看一个病,就得经常上医院开药。而现在国家已经规定了一些慢性病可以开长处方,至少可以开一个月的药,就减少了老年患者的就诊次数。
但过度医疗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比如患者用了很多药,有些药已经是无效或者效果不确切的,但仍在用,医疗费用就上去了。还有一些患者在这个医院检查后,到别的医院还要做重复检查。尽管已有政策文件规定结果可以互认,减少重复检查,但各类医院还是在这样重复做。
过度医疗与我们目前医疗机构的“以药养医”有关,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这里还有个医疗责任的问题。各种检查项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医院的检查设备、质量都不一样。出于医疗安全的考虑,即使患者之前在另一家医院做过检查,医生可能还是不放心,需要复核一下。同时医生自己也需要自我保护。所以不能把这些医疗行为全都扣上“过度医疗”的帽子。
要让医生专业技能的价值有所体现。对医生的评价就应该以医生的劳务价值为主,而不是以药价为主,破解“以药养医”的局面。现在各省市都在研究如何稳妥地提高医生的劳务价值,提高诊察、治疗、护理和手术的费用。医务人员的劳动服务价值将会有所提升。
中国青年报
有患者认为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不高,不愿前往就诊,同时很多医生也不愿留在基层医院。您认为应该如何破解这一困局?
胡善联
分级诊疗是我们目前医改大的方向。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业务水平,建立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当然水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提高的,所以现在很多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都有合作协议关系,强调三级医院医生要下到基层医院,而且可以多点执业。利用现有的医疗机构和资源,快速提高基层医院的水平,获得患者的信任。
另一方面,要重视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的培养。全科医生如果都靠规范化的培养,很难一次到位,让现有的专科医生加强全科的学习、培养,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普通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模式不太了解,看病总是愿意去三甲医院。其实全科医生是健康的“守门人”,是家庭健康的管理者。他们需要分辨出患者有哪方面的健康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要将患者推荐转诊。全科医生必须是全能的医学人才,至少要在内科、外科、儿科或一些医疗康复、慢性病的看护中,都有一定的基本技能。
现在有些患者与全科医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都能将自己的家门钥匙交给全科医生,方便他上门看病。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至少可以覆盖1000~2000个家庭,他对这些家庭都是非常熟悉的,这就很少会发生医患矛盾的问题。全科医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诊疗制度,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