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何剑指电子商务?
2015/5/23 8:33: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商务部近日发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重点将在农村电商、电商进中小城市、进社区以及跨境电商等方面创新流通方式,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商务部近日发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重点将在农村电商、电商进中小城市、进社区以及跨境电商等方面创新流通方式,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是商务部贯彻国务院部署的具体政策,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消费潜力。《行动计划》提出了以互联网为载体、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未来对于引导生产、促进流通、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以及改善民生将产生重要意义。
据统计,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属于第一个部委层面的专项行动计划。今年以来,八大部委相继为“互联网+”鸣锣开道,包括发改委、卫计委、工信部、交通部、旅游局、农业部、能源局、商务部。
商务部“互联网+”行动计划剑指电子商务领域,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聂林海介绍,未来,商务部门以“互联网+流通”为载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引导方面的职能,加大公共环境建设投入,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推动传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就业增收新渠道,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其主要目标是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实现流通方式的不断创新、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流通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在主要目标的基础上,商务部还制定了具体目标:力争在2016年年底,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万亿元,网上零售额达到5.5万亿元。力争在1到2年内,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创建60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150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打造50个传统流通及服务企业转型典型企业,培育100个网络服务品牌。同时,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指导地方建设50个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完成50万人次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跨境电子商务,这几个方面的发展目前都刚起步,未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亟待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来进行相关引导与扶持发展。例如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计划》把其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因为我国农村市场广阔,农村人口占14亿人口的56%,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