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总体状况分析
2015/6/5 8:33: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2014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党的2014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维护网络安全”表述,相关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先后出台,各类宣传和竞赛活动接连开展,提高了各行业、各领域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网络安全意识水平逐年提高,投入逐年增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总体平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和用户体量高速增长,截至2014年12月底,网站总量保持规模化发展,为364.7万个,网站使用的独立域名为481.2万余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达1068家[4],网民规模达6.49亿[5],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6],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宽带中国”战略持续推进实施,互联网全面升级提速,4G商用全力推进,带动移动应用、智能终端等整个产业链条创新,促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也带来诸多网络安全威胁等伴生性问题。我国基础网络仍存在较多漏洞风险,云服务日益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域名系统面临严峻的拒绝服务攻击,针对重要网站的域名解析篡改攻击频发。网络攻击威胁日益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渗透,已发现我国部分地址感染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恶意程序事件。
分布式反射型的拒绝服务攻击日趋频繁,大量伪造攻击数据包来自境外网络。针对重要信息系统、基础应用和通用软硬件漏洞的攻击利用活跃,漏洞风险向传统领域、智能终端领域泛化演进。网站数据和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依然严重,移动应用程序成为数据泄露的新主体。移动恶意程序不断发展演化,环境治理仍然面临挑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