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淘宝”的全国第一单 农村淘宝升级村淘合伙人
2015/6/11 8:35: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阿里巴巴与桐庐的结合,看起来更像是一次互联网接上地气的线下实验:阿里想要进入农村市场的第一障碍就来自二级物流,在这点上桐庐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快递优势,其本地的农村淘宝,这个概念从创立之初就让很多电商圈的人眼前一亮。
阿里巴巴与桐庐的结合,看起来更像是一次互联网接上地气的线下实验:
阿里想要进入农村市场的第一障碍就来自二级物流,在这点上桐庐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快递优势,其本地的大量农业、工业产品也需要走向市场。
二者一拍即合。桐庐变成阿里的全国首个农村电商试点县。去年10月开始,这场实验给桐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根被嫁接到桐庐的电商枝条,在农村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了起来。
“农村淘宝”的全国第一单
是一笔嫁妆
“哪想到这么方便,不用讨价还价,不用背来运去,5分钟就全买好了。”罗秋英是桐庐金家村村民。2014年10月29日,她来到村里的小卖部,并通过老板娘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女儿出嫁的嫁妆。老板娘告诉她,三天后东西就会送到家门口。
看起来似乎很平常的一次网购,可很少有人知道,这笔交易背后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家可以在网上购物的小卖部,正式的名字应该叫“农村淘宝”,就是29日当天开出来的,罗秋英的这笔买卖是农村淘宝的全国第一单,这个网店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的全国第一个县级运营中心、第一个村级服务站。
它的开张是淘宝进入农村的一个标志,也是桐庐打造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全国样板的起步。
钱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第一批开张的4个点,仅开张第一天的下午3点~5点就完成交易335笔——这种对农村人来说完全陌生的买卖方式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而在两年前,面对“电子商务”这个名词,绝大多数桐庐人还是“发懵”的状态,不信任、不靠近、不尝试。这个时候的淘宝还深陷城市“战场”:服装、化妆品、电器等一直是网购主产品。
阿里巴巴研究院《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数据显示,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说到淘宝“嫁接”农村的原因,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说,农村发展战略是阿里巴巴在海外上市后确定的三大战略之一,桐庐试点也是千县万村总体计划前段部分,他们的总计划是在三到五年间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所谓的农村淘宝,在当时可以概括为“五个一”:一个村庄中心点、一条专用网线、一台电脑、一个超大屏幕、一帮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
也就是说,所有的投资都由淘宝支付,拉通光缆后,这个村的所有村民就都成了这个店的主人。店主可以在自己的店里买或者卖东西,买卖的过程只需要一个人来代表经手,这个人就是村里小卖部的店主。
如果有人买东西,不仅简单而且有“特殊”待遇:村民把在网页上看中的东西告诉店主,之后店主下单,支付宝的“农村淘宝”担保账户支付货款。
卖家发货后,村民可以试用,觉得不错则付钱给担保账户,反之把东西交还给农村淘宝即可。
不仅可以买,如果有村民想卖地里的青菜、锅里的豆腐也很简便:告知“农村淘宝”要出售的豆腐数量和价格;技术人员上门免费拍照、议价,并将商品陈列至网上货架;得到网络订单后货主打包发件;买家收货确认付款,村民得到货款;农村淘宝随时更改产品信息,直至下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