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4.0?传统制造业已走到必须转型的关口
2015/6/12 8:33:1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在全球产业中,制造业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但是还大而不强。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很多制造企业还处于2.0、3.0阶段,很多企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中端和低端,“在全球产业中,制造业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但是还大而不强。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很多制造企业还处于2.0、3.0阶段,很多企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中端和低端,面临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等问题。而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非常快,互联网公司大量兴起、蓬勃发展,这给互联网+制造业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韦俊近日在云计算大会上说。
“互联网+”概念有多火?可以这么理解,只要家电大佬发布一款互联网新品就可以推动股价涨停,比如此前长虹推出的互联网空调、互联网电视就是如此;前不久,TCL推出的互联网家电影院新品也在发布会当天带动其股价上涨10%。事实上,各行各业,只要跟互联网+这个概念沾了一点边,股价就呼呼地好像坐上了过山车。
用互联网思维变革制造业已成为制作巨头心中之梦。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是趋势,但许多人认为制造企业缺乏互联网基因。“互联网+制造业”如何开花结果?
工业4.0?传统制造业已走到必须转型的关口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截至今年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连续6个月利润负增长。创新驱动如何才能改造提升这一块总资产高达90万亿元的工业经济,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既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在一场制造业升级的国家战略下,美国提出重返制造业,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在“互联网+”不断发酵的趋势下,德国与中国展开合作,德国借助中国广大的互联网消费市场实现工业4.0,中国借助德国打开德国和欧洲市场,重点都是要把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让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为双方的制造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机会,对于家电制造业来说,更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工业4.0是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传统的行业将消失,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工业4.0,即用互联网来承担制造业的任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个机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服务建立完整体系的制造业。在中国,用“互联网+”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制造业的“救世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