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电商商业模式被指无创新之处 或走向整合
2015/6/18 8:32:5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钢铁电商的热潮仍在继续,为了赢得这场持久战,资本的支持非常重要。记者注意到,风投进入钢铁电商的步伐正在加快。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琳称,资本的进入可能会钢铁电商的热潮仍在继续,为了赢得这场持久战,资本的支持非常重要。记者注意到,风投进入钢铁电商的步伐正在加快。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琳称,资本的进入可能会引发钢铁电商新一轮繁荣,但也可能会孕育新的风险。
尽管钢铁电商火爆,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钢铁电商平台能实现利润上的成功,电商究竟能否拯救钢铁行业依然充满争议。
商业模式无创新之处
上海钢联的股价近两年飙涨10多倍,上海钢联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2.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7%,但净利润却亏损1298万元,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对子公司钢银电商的投入。
另一行业领头羊找钢网的合伙人绕慧钢表示,公司三季度将正式盈利,明年将有可观利润。“资本一定是钢铁电商间PK的关键,因为线下布局需要时间、经验、资金的匹配,和线上的互联网玩法完全不一样,和消费品的O2O玩法也不一样。”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睿表示,“‘烧钱’的理解有很多种,上海钢银的运营一直比较稳健,不存在盲目烧钱试错的情况,但是基本的运营开支不小。至于持续多久,这个我无法回答,短期来看,12个月内告诉你能盈利的电商都是骗人的。”
记者注意到,时下的钢铁电商的销售主要分为撮合和自营两种模式,其中撮合部分是利用人海战术,把线下的交易搬到线上;自营则大都是保价销售,即平台本身并不承担钢材的涨跌价风险,只是替厂家提供分销渠道。
然而,无论是自营还是撮合交易,钢铁电商面对的难题除了对线下资源的整合,还有对终端用户的开拓。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钢铁电商平台上采购货物的多是贸易商,而不是真正的终端下游用户。
这两年一哄而上的多家钢铁电商,确实有许多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商业模式上也没有创新之处,看不到盈利的趋势,部分钢铁电商的销售含金量并不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