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货币政策调整对钢铁行业负债调整影响分析
2015/6/20 8:34:4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5月10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幅度为0.25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 1.5倍。这是7个月内5月10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幅度为0.25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 1.5倍。这是7个月内以来,央行第3次降息,前两次降息分别为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而不久前,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此外,央行还针对部分行业采取了额外的降准。本次降准是今年继2月份之后的第2次降准,也是自2008年之后,6年多来的首次降幅达1%的降准。钢铁行业为传统高负债行业,在宽松货币环境下能否促进钢铁生产企业降低负债率,本文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因素以及上市钢企财报进行分析。
“稳健”货币政策趋向宽松
现状及历史回顾及展望。翻阅近10年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央行对于货币政策趋向基本没有出现过“一击即中”来达到预期效果,而往往通过“组合拳”的方式达到最终总量控制的效果。近10年来整体利率市场经历了2轮波动,均呈现阶梯式运行态势。从近4次操作来看,整体利息下浮维持小幅并多次下调,并且贷款和存款利率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而然自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通胀,央行为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一直在不断地上调存准率,同样经历2轮明显的调整。从2011年6月金融大型存款准备金达到最高21.5%后开始下滑,经过此次降准之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回落至18.5%的水平。
从近期公布经济数据来看,PPI同比下降4.6%,环比降低0.3%,PPI维持低位说明工业通缩形势严峻。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未来整体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其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目前贷利率与存款准备金近10年间数据来看,利率下调空间较为有限,而主要通过浮动空间来刺激利率市场化为主;而降息空间较大,若5月份数据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市场或将进一步提升降低存准预期。
从5月10日的全面降息来看,货币宽松周期或将持续,通过增强市场资金有效流动性来刺激需求释放将成为后期市场的“新常态”。并且增加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银行对于利率制定决策出现分化,增强市场对于利率影响因素。“央妈”的利率大手逐步退位于幕后,伴随着浮动空间逐步扩大,利率市场化将逐步实现。
货币政策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钢铁行业作为传统高负债行业对于货币政策较为敏感,因此降息与降准对于钢铁行业影响较为不同。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银行对任何行业的贷款都持比较谨慎的态度。2014年3月,银监会就明确表态要对过剩产能行业实行严格的信贷控制。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 “大户”,银行对其收紧信贷也不可避免,因此,即使降准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钢铁行业也很难获得大量资金的注入。而此次降准对于钢铁行业下游的地产行业具有一定利好因素,但考虑到房屋库存维持高位以及楼市拐点已现,1-4月全国房地产房屋新开工面积35756万平方米,下降17.3%,地产新项目开发增量有限,所以,降准对于钢铁行业利好亦较为有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