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价下调冲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2015/11/3 8:34:0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应密切关注粮食价格下调引发的连锁反应,谨防局地卖粮难向大面积、系统性卖粮难转变,进而打击正在成长中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从夏粮收购启动至秋粮集中上市,《瞭望》新闻应密切关注粮食价格下调引发的连锁反应,谨防局地卖粮难向大面积、系统性卖粮难转变,进而打击正在成长中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从夏粮收购启动至秋粮集中上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沿河南、湖北等多个主产省份持续追踪采访发现,由于粮食连年丰收、托市价格持续单边上扬,当前粮食流通、收储环节呈现诸多新的动向:局地库存高企,政策性收购压力较大;市场购销乏力,传统旺季反转为淡季;行情走弱势头从单一品种向多个品种蔓延。在一些地方,排队卖粮“常态化”后,有的收购点甚至出现了为卖粮而“走后门”的现象。
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随着粮食政策性收储进入调整窗口期,各地应密切关注价格下调引发的连锁反应,谨防局地卖粮难向大面积、系统性卖粮难转变。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种粮收益下降减缓农业规模化进程,甚至引发粮食生产滑坡。
给500元好处费卖一次粮
中储粮河南潢川直属库院内,各式售粮车辆排成一队向前延伸。不远处,过磅完毕的人们正在忙着卸粮。顺着持续转动的传送带,金黄的稻谷徐徐流入仓库。
队列里一辆农用三轮车前,来自潢川县伞陂镇的农民郭瑞民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中晚稻收获后第一次售粮,“全家12亩地,平均亩产近千斤,粮贩子的收购价是1.18元,拉到这里能卖到1.3元还多。”
与郭瑞民对粮价的关注不同,潢川直属库副主任张明更操心的是仓容现状。据他介绍,潢川直属库及辖区委托库点共计储存粮油264万吨,虽然地处稻区没有参与夏粮托市收购,但经过盘点后空仓仅有40多万吨,“从10月1日启动秋粮托市收购以来,目前已经收购10多万吨稻谷,根据往年的托市收购量,预计仓容缺口可能在50万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潢川直属库下属的固始县马堽集乡粮所看到,尽管仓库既小且旧,但1.5万吨的仓容全部爆满。在每座库房的大门上,都悬挂着中储粮总公司统一制作的“粮权公告牌”。在相邻的光山县,粮食局局长郭才远也坦承,全县稻谷总产60多万吨,但国有粮食系统仅有空仓6000多吨,秋粮托市收购的仓容非常紧张。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河南夏粮再获丰收,实现十三连增,总产首度迈过700亿斤台阶;秋粮方面,有关部门通过对9县81个调查户的样本分析也显示,全省玉米、大豆、中籼稻等作物均单产增长明显、品质有所改善,一边是产量增加,一边是仓容紧张,双重挤压之下排队卖粮由此进入“常态化”。
在水稻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随着部分库点仓满之后,一些农民不得不长途跨区售粮。位于湖南长沙县开慧镇的金山粮油公司董事长周金红介绍,由于周边库点爆满,公司收粮半径已扩大到50公里,最远的粮农甚至来自200公里之外的攸县。
本刊记者注意到,随着排队卖粮的压力增大,在一些拥有不多仓容的库点,甚至出现了“走后门”插队售粮的现象。来自潢川县付店镇的粮食经纪人张震海介绍,今年方圆30公里范围内就白店镇一家中储粮委托库点还在开仓收粮,排队的有上百辆车,但是一天下来卸不了10辆车。
“我拉了5万多斤粮食,已经等了一个星期了还没卖掉。还有的排队时间更长,都等了10多天。但也有人来了就能卸货,一打听人家卖的是‘人情粮’,每次要给验质员差不多500元好处费,不用排队就能验质,验完直接过磅入库。”
种粮收益降幅最大超三成
除了仓容紧张导致局地明显的粮食卖难之外,《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一步调研发现,在政策市的强力主导下,当前粮食流通、购销环节还呈现出复杂的隐性卖难特征。其中三大动向值得关注:托市收购过程明显拉长;市场化主体购销乏力,传统旺季不旺;行情走弱势头从单一品种向多个品种蔓延等。
来自河南省粮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该省小麦托市收购已经收官。全省累计收购小麦401亿斤,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179亿斤,按市场价收购222亿斤。如果以700亿斤夏粮总产推算,目前农民手中持有小麦存量仍然多达近300亿斤。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购销计划处处长李明告诉记者,除了收购量同比下降外,托市收购过程明显拉长是今年的最大特点。“根据往年经验,5月底启动夏粮托市收购,进入7月份以后收购量一般明显下降,基本进入尾声。但今年到9月份为止,日均收购量仍达2万吨,而去年同期已基本无进度。主要原因是市场购销动力不足,大部分粮源进入托市范围。”
由于托市收购造成原粮价格持续单边上扬,粮食加工业整体不景气,多数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边加工边采购的做法,就连传统购销旺季的“金九银十”规律也被打破。
湖北监利县福娃集团银欣米业公司总经理邓生龙介绍,全县稻谷产量13万吨,自家企业加工4万吨,扣除托市收购1万吨,剩下部分通常由大量中小规模企业即可消化完毕。然而谷强米弱格局之下,很多小企业开工不足,购销明显清淡。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指出,一般而言,随着高校新学期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假期到来,面粉企业开工率不断提高,小麦市场会形成“金九银十”的购销旺季。然而由于目前市场供给充足,且大家普遍看淡后市,往年的阶段性上涨行情并未出现。
从品种角度看,在三大主粮间,行情走弱势头由单一品种向其他品种扩散的趋势也在凸显。在监利县,8月中上旬开秤的中稻,收购价格从1.42元一路跌至1.35元。县粮食局局长董怀勇说,如果没有启动托市,很可能出现卖粮难;山东粮食局副局长丁兆石介绍,当地新麦上市之初,价格比去年有所下降,且一直保持弱势运行。局地启动托市后,行情也只是围绕托市价小幅震荡。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申洪源认为,从近年来东北玉米的阶段性过剩,到眼下稻谷、小麦的购销清淡,几大主粮品种间行情低迷的蔓延态势值得关注。
低迷的市场行情已经对种粮收益造成负面影响。河南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日前针对秋粮的投入产出调研结果显示,尽管产量有所增加,但综合看秋粮种植收益普遍呈下降趋势。
玉米从2015年7、8月份的1.12元/斤降到目前的0.71~0.81元/斤,最大降幅36.61%;大豆也从2.41元/斤下降到现在的1.92元/斤,平均降幅20.33%;中籼稻则由去年的1.35元/斤下降到现在的1.18元/斤,降幅12.59%。另一方面,三者生产成本同比增幅分别为3.31%、2.75%和2.19%。在成本上升、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下,种植收益难以避免地出现下降。以降幅最大的玉米为例,2015年亩均现金收益484.35元,较上年714.44元减少了230.09元,降幅超过三成。
新型经营主体受卖粮难冲击
针对市场行情持续走弱的局面,各粮食主产区一边按计划执行托市收购预案,一边多方施策通过挖潜增加仓容。此外,地方政府还主动开展产销对接活动。
湖北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唐学军指出,随着库存居高不下、国内外粮价倒挂严重,实行多年的粮食政策性收储体系正面临调整窗口期,努力实现“价补分离”、让粮价回归市场虽是未来的大方向,但在短期难以改革到位的情况下,各地尤其应防范可能出现的大面积卖粮难及其连锁反应。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3.8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尚处发育阶段。”唐学军说,“一旦粮食丰产不丰收,首当其冲受损的就是这一群体。他们的积极性受挫,势必会将负面影响传导至正在开展的土地流转、农业生产规模化进程中,甚至可能引发粮食生产滑坡。”
事实上,《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河南多地的持续追踪采访已经发现,新时期的卖粮难正通过粮食链、资金链、土地链的传导,悄然引发系统性“化学反应”:大量购粮后滞销,有的粮食经纪人被逼债;种粮大户艰难维持,借债或无钱投入再生产;农资经销商赊销严重,经营困难……
河南唐河县土生金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邢长印介绍,合作社成立以来,转包土地800多亩,托管土地2000多亩,今年小麦总产72万斤,因为品质差卖价低,原指望秋粮下来能打个翻身仗,谁知60多万斤玉米收获上市后,价格也低到七八毛钱一斤。
“上一季庄稼欠了80多万元肥料钱,卖了小麦好不容易还上了。收秋后又遇到玉米卖难,这次种麦只好又贷款30多万元。成立合作社的时候,为讨吉利起名叫‘土生金’,现在成了‘土生烦恼’。”邢长印说。
河南社旗县种粮大户唐道丽算了一笔账:今年小麦和玉米亩产分别为1000斤、1200斤,当地小麦平均售价0.95元/斤,目前玉米价格也只有0.72元/斤,由此一亩地年收入在1814元,扣除承包费850元,以及两季农资、浇地、人工投入1050元,还亏损86元。
“2008年以来,我滚雪球承包到了2800多亩地,今年秋季已经缩减规模不到2000亩。明年如果行情、地租和投入成本不变,我估计1000亩以下的规模才算安全。”唐道丽说,“现在种粮大户都在水深火热中,土地成了烫手山芋,大家纷纷把转包的地往外抛。”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杨军告诉本刊记者,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粮食生产的系统研究显示,产量波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经济增长、农业财政支出和种粮收益四方面,其中尤以后者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最直接,也是关系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
“从1978~2013年我国粮食波动的情况看,凡是在种植利润率较高的时期,粮食都是增产;如果粮食利润率过低,则容易导致持续性减产。建议在托市政策改革的同时,监控粮食生产收益率变化,以确保农民种粮利润率处于合理水平,稳定粮食生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