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017/5/19 10:30:2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国内棉价经历过大起大落自 1999 年我国放开棉花收购价格后,棉花从统购统销开始转为市场定价,导致近二十年中棉价在供需因素、政策因素和金融炒作因素主导下经历了大起大落。根据中国棉花 328 指数走势,我国的棉花价格变化可以被划分为(一)国内棉价经历过大起大落
自 1999 年我国放开棉花收购价格后,棉花从统购统销开始转为市场定价,导致近二十年中棉价在供需因素、政策因素和金融炒作因素主导下经历了大起大落。根据中国棉花 328 指数走势,我国的棉花价格变化可以被划分为平稳运行,暴涨暴跌,高位震荡,低位震荡和触底反弹五个阶段——2009 年以前,棉花 328 指数在 10000元/吨-15000 元/吨的区间波动;2009 年至 2011 年,棉价波动犹如“过山车”一样剧烈,先从 10966 元/吨暴涨至31228 元/吨,在 2011 年 3 月触及 30000 元/吨高点后后暴跌;2011 年至 2014 年,受临时收储政策托市影响,棉花逐渐回归至 20000 元/吨水平,趋稳定;2015 年至 2016 年初,政府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棉花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阶段,至 2016 年 3 月低至 11682 元/吨;2016 年 3 月至今,受全球棉花的供应不足担忧盛行、国储棉抛储延迟、大宗商品周期向上带动,棉花价格又调头回升,自年初低点 11682 元/吨涨至 2017 年 3 月初的 15955 元/吨。
2004年以来的国内外棉花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供需不平衡是棉价波动基本驱动力 ,政策、资本推波助澜
1、2000年-2009年:供需均衡,平稳运行
2009 年以前,棉花价格起伏较小,328 指数波动区间为 10000 元/吨-15000 万元/吨。整体来看,此期间棉花产量保持逐年增产的态势,棉花供给(产量+进口量)从 2001 年的 538.35 万吨增长至 2008 年的 960.19 万吨。尽管期间棉花消费量(国内消费+出口)比棉花产量增长得更慢,从 2001 年的 589.11 万吨至 2008 年已经增至860.35 万吨,但配合适当的棉花进口量和国家的收抛储棉花政策,棉花供需能基本保持平衡,棉花市场秩序稳定,棉价也一直在合理的区间内波动。
2000-2008年国内棉花供求基本平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0-2008年期间全球棉花产销量基本平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009年-2011年:供需失衡叠加资金炒作,棉价剧烈波动
从2009 年年初到 2010 年 10 月份,棉花价格一路飙升,这一期间棉价的暴涨主要是由于天气因素导致的棉花短期供不应求叠加游资炒作造成。2009 年及 2010 年,我国的棉花产量连续两年持续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14.9%和 6.5%,2010 年世界主要产棉国又遭遇灾害天气,棉花出现全球性减产。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纺织行业却快速复苏,棉花市场出现短期的供不应求,拉动棉价一路上升。随后中国棉市走强进一步引起全球棉市信心增强,国际游资趁机炒作,导致国内外棉价最后齐齐上涨,328 棉花价格指数从最初的 10966 元/吨猛涨至 31302元/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暴涨 185%,达到近 20 年来的最高点。
2011 年 3 月,国内外棉价都达到本轮涨势峰值,随后半年急跌。一方面,供给大幅释放,受 2010 年棉价暴涨的刺激,棉农信心大增,2011 年我国的棉花产量同比增长 10.5%,达到 658.9 万吨。另一方面,需求趋弱,受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下游的纺织服装行业的不景气使得棉花需求开始走弱,供需关系扭转。
此外,市场逐渐恢复理性,当短期的投机性因素消失时,棉价进入快速下跌周期。国内棉价从 2011 年 3 月份的月均价 30732 元/吨,跌至当年 9 月份的 19731 元/吨,跌幅超过 35%。国外棉价跌幅更大,CotlookA 指数从 2010年 3 月的 230 美分/磅跌至当年 9 月份的 117 美分/磅,跌幅超过 49%。
2011年以后国内服装行业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年以后纺织行业出口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9-2011年棉花产量先降后增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 、2011年-2014年:中储棉开启临时收储,遏制棉价跌势
经过 2009-2011 年的棉价剧烈波动后,国家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从 2011 年开始实施临时收储制度。此前中储棉收储量在 10-30 万吨之间,主要为了调节国内供需,而在 2011、2012、2013 年末至次年初的三次收储中,国家先后大幅收储棉花 313、651、631 万吨,累计共收储 1595 万吨,成交价格在 19800-20400元/吨左右。由于国家收储的量大且价高,市场中的棉花供应大部分都被收入国库,国内棉市在如此强大的托力下及时扭转局面,棉价不断下滑的趋势被及时遏制,2011 年下半年到 2014 年初,棉花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国内棉花价格保持在 20000 元/吨的水平,国际棉价指数维持在 100 美分/磅左右。
虽然临时收储为国内棉花市场带来一时的价格稳定,但也扭曲了市场供需。一方面,临时收储的收储量过大,使国内无棉可用,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2011-2014 年间,我国棉花进口量分别为 336 万吨、513 万吨、415万吨、244 万吨,占当年消费总量的 57.57%、60.22%、52.25%、31.29%。另一方面,收储价过高又导致国内外棉价价差不断扩大,2011-2014 年间内外棉价差从 1998 元/吨扩大至 7105 元/吨。
2011-2014国家棉花临时收储量大增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4年棉花收储价格在20000 元/ 吨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4年国内棉花供给大增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4年国内外棉价差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4 年国内棉花库存持续走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 、2015 年-2016年3 月:需求萎缩,收储停止,价格重回低点
2014 年 3 月到 2016 年 3 月,我国棉花价格开始走低,从 2014 年 3 月份的均价 19440 元/吨一路下行到 2016年 3 月的 11885 元/吨。从需求层面来看,这一期间由于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下行,纺织服装行业持续衰退,国内外棉花需求减少,且临时收储棉政策叫停,改为棉花直补政策改革,蓄水池效应消除。从供应层面来看,前几年大量收储导致了供应量保持增长。因此影响棉花价格的政策因素消失,棉花重新回到市场轨道中定价,巨大的库存抛压下,供应过剩的市场导致棉价顺势下跌。
2014-2016年国内棉花供需及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6年全球棉花供需及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 、2016 年4 月-2017年初:大宗周期上行,抛储延期等推动棉价反弹
2016 年 4 月以来,棉价持续走强。4 月至 7 月,国储棉抛储延期、抛储低效引发供应紧张,国内棉花期现货价格持续上行,从 11000 元/吨左右涨至 15300 元/吨以上。8 月开始,受抛储时间延长影响,棉价出现小幅回调;9 月后,随着优质新棉上市,大宗商品价格再度反弹,铁路运费上涨导致新疆棉花向内地的运输遇到阻碍,部分地区棉花供应陷入紧张局面,棉花期现货价格再度反弹,年底期现货价格接近 16000 元/吨。
整体来看,这一轮棉花价格走强主要原因来自供应端、金融炒作以及补库存需求。从需求端来看,2016 年5 月棉花商业库存同比减少 59%,仅为 99 万吨;棉花工业库存同比减少 24%,仅为 39 万吨,工业库存和商业库存较低,棉花补库存需求大。从供应端来看,受到棉花减产和国储棉轮出慢于市场预期影响,棉花供应无法及时满足补库存需求。此外,顺应大宗商品周期向上的潮流,资金顺势炒作,加大了棉价上行弹性。
2015 年以来棉花商业库存和工业库存(单位:万吨/ 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历史上棉花价格的几轮较大波动可以看出,供需不平衡是造成棉花价格波动的最根本原因,资金炒作和政策因素推波助澜。下游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影响棉花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国储棉的轮出情况和植棉产出则成为影响棉花供给的根本因素。投机炒作和产业政策等因素一方面将在一定时间内加大价格的波幅,另一方面也将影响未来棉花的供应及需求,进而对下一阶段的棉价带来影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