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不对等 中国安检企业在美遭遇“入门难”
2018/4/19 10:12:0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全球安检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美国独占一半,中国安检设备供应商在其中却难寻“立足之地”。 美国政府近期以“不公平贸易行为”全球安检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美国独占一半,中国安检设备供应商在其中却难寻“立足之地”。
美国政府近期以“不公平贸易行为”指责中国,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频遭“入门难”。美国政府常常把“对等开放”挂在嘴边,事实上,很多中国对美开放的领域,美国并不对中国开放。
“全世界的安检市场一半在美国。美国民航安检市场大量使用本土供应商的设备,几乎不用中国(并很少用其他国家)的设备。尽管我们也在努力开拓这一市场,但中间仍存在很多壁垒。”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般而言,机场安检设备由各国民航管理部门认证,再由本国机场自行购买。但据该负责人介绍,安检设备供应商在进入美国民航安检设备供应领域参与竞标之前,需获得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出具的认证,而TSA又是采购者,这意味着美国安检设备的认证方与购买方是相同的机构。
面对来自其他国家设备供应商的认证和投标申请,上述机构的态度似乎总是暧昧不清。近10年来,包括同方威视在内的中国企业一直努力向TSA申请参加测试,但是TSA“既不同意,也不拒绝,就这么拖着。”
“美国的相关部门采购安检设备时,尽管也希望被采购的产品技术过硬,但一涉及到国别问题,就不再拿技术作为唯一标准”,上述人士表示,“其实在中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都是只要技术过关、符合当地标准,产品就可以进入市场,进行竞争。”
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对安检设备开放的市场,澳大利亚客户实施了面向全球的设备采购,并根据自身需求考评供货商的研发、生产服务等一系列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供货商和产品。凭借核心技术突出、定制化方案契合程度好等优势,同方威视目前是澳大利亚海关货物及车辆安检主供货商。在同澳大利亚方面合作的18年中,同方威视一直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维修服务和持续的技术升级服务。
中国的民航安检市场也对海外开放。美国Rapiscan公司、德国史密斯公司、意大利启亚公司等多家外国知名安检设备供应商的金属探测门、手持金属探测器等民航安检设备,都通过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认证。部分设备也获得中国机场的采购订单。
而欧洲市场也同样秉承着开放、公平的原则,只要通过民航局的认证,供应商就可以进入竞标环节,通过公平竞争赢得市场。
由于美国在这一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一直以来作为西方盟友的欧洲国家的供应商,也必须通过在美国设立公司、以美国本土公司的身份进入,才有资格通过认证和进入采购流程。
“我们通过律师了解了相关法规和不成文的习惯之后发现,中国企业即便复制上述路径,通过认证的可能性也不大。”该人士说。
转自:中国贸易报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大行业、小企业”困扰中餐走出去
- 下一篇:多方承压 中国轮胎业“痛”中寻“机”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