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便利店已突破10万家两倍于日本 竞争白热化
2018/10/8 14:25:2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的便利店已突破10万家,是日本的2倍多。70多家企业展开激烈竞争,还竞相开设采用人工智能(AI)和面部识别摄像头的无人店。中国的便利店已突破10万家,是日本的2倍多。70多家企业展开激烈竞争,还竞相开设采用人工智能(AI)和面部识别摄像头的无人店。但是,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眼光提高,仅靠新颖还无法在竞争中胜出。各家企业模仿已有半个世纪发展历史的日本便利店,扩充专用商品等,为生存而展开的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今后需要打造应用人工智能店铺”,5月底,中国连锁店经营协会在北京召开“新消费论坛——2018中国便利店大会”,会上新兴便利店的经营者略带炫耀地做出这样的发言,并展示了采用AI和面部识别等最新技术的无人便利店。
在“无人”和“AI”这两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关键词支持下,投资基金正在集中向新兴连锁店出资。以资金实力为武器,中国的无人便利店在迅速增加。
2017年10月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店的“简24”就是其中之一。消费者需要预先通过手机App注册支付宝等电子结算和自己的面部信息。购物时,在入口处通过智能手机扫码或刷脸进店,店内的摄像头会识别顾客拿到手里的商品,离开时再次用手机一扫即可完成支付。
因人工费上涨及人手短缺而苦恼的日本也非常关注无人化技术。中国的无人便利店在实用化方面走在日本前面,但暴露出一些问题。
简24在上海开设的无人店之一处于停业状态,门上贴着“维修中”的纸条。拨打纸条上留的电话后,负责人表示“不确定什么时候重新开业”。另一门店的闸机发生故障,由店员在收银台人工结算,变成了普通便利店。
此外,京东集团也提出了2018年内开设500家无人店的目标,但眼下只开了20家,正为大量推广而苦战。
无人便利店的IT系统如果不能顺利发挥作用,很容易出现偷窃或混入异物等事件和事故。虽说在中国有着先尝试、失败了再改进的思维方式,但技术上似乎还不成熟。
另外,这些店铺过于注重“无人”,销售的商品以随处可见的国产品牌为主。通过新奇来吸引顾客的时期逐渐结束。
不过,中国便利店的市场扩张阶段预计仍将持续,在无人店以外的领域竞争也越来越活跃。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中国大陆2017年的便利店数量比2016年增加1.2万家,达到10.6万家,市场规模扩大到1905亿元。在日本,一般情况下每家便利店的商圈缩至2000人后就开始饱和,但在中国,即便是开店竞争非常激烈的上海,这一数字仍有3200人,还有很大的开店空间。
新兴便利店“便利蜂”设置专用区域,在玻璃柜里内出售炸鸡和关东煮等。中国便利店中,吸收陈列方式和特有商品等日系便利店长处的倾向加强。自2000年以后,扩充自有品牌的动向在日本扩大,中国也在逐步迎来竞相推出独创商品的时代。
中国的无人便利店尽管在运营上陷入了苦战,但在想象力方面走在日本的前面。未来可能在海外也成为日本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
日系便利店加强攻势
日本大型便利店也将在中国大量开店。罗森计划2018年在中国新开设800家店,创历史新高。此外,全家计划开设300家以上,7-11也将开设200家左右,预计3家合计新店数量将创出历史新高。
日系便利店正在提高聚客能力。除了炸鸡和关东煮等收银台旁陈列的商品之外,还将扩充便当和点心等自有商品。日系便利店的陈列方式和商品与千篇一律的当地店铺之间的差异正在成为其优势。此外,访日旅游热潮等对日本品牌的支持也构成利好。
1990年代正式进驻中国的日系便利店曾受到亏损困扰,但后来开始完善体制,包括指导工厂和店铺的人员等。罗森社长竹增贞信表示,“如果不掌握市场份额,就无法作为胜利者生存下去”,强调采取进攻姿态。
中国当地连锁企业也展开开店攻势,例如最大的便利店企业美宜佳仅2017年就开设约2300家新店。围绕中国便利店的竞争将以数量与质量、最新技术为核心进入新阶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