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品消费呈井喷之势 "现制现喝"有望驶入规范发展轨道
2020/1/6 10:00:0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排长队、上热搜、"炫"在朋友圈,不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成为"黄牛"的捞金池,近年来,新茶饮的火爆见证了又一新消费热点的横空出世。它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尝新需求,同时提供了休排长队、上热搜、"炫"在朋友圈,不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成为"黄牛"的捞金池,近年来,新茶饮的火爆见证了又一新消费热点的横空出世。它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尝新需求,同时提供了休闲社交的新场景,让这一细分市场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日前,奈雪的茶、支付宝以及36Kr联合发布的《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按"中国茶饮市场规模=新式茶饮门店销售额+传统茶叶销售额"测算,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将突破4000亿元。按照"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咖啡门店销售额+咖啡豆销售额"测算,中国咖啡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将接近2000亿元。也就是说,2019年底,中国茶饮的市场规模将是咖啡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
但显然,无论是新茶饮市场,还是已被外资巨头培育的咖啡市场,在我国还都处于行业发展标准缺失的"野蛮生长"阶段。开店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食品卫生安全无法保证,一些"网红"品牌因各种问题被曝光,这些影响饮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亟待通过行业出台相关标准得以规范。
12月5日,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现制饮料操作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师能力评价》《餐饮营养配餐师技能要求与评价》三项团体标准。除对人才建设提出了"食品安全师""营养配餐师"两项专业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外,针对近年来餐饮市场现制饮料大行其道的现象,《现制饮料操作规范》以2018年发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为准则,根据"现制饮料"操作特点,强化了"行为"与"行为模式",引导行业形成积极预防、主动控制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
"目前现制饮料层出不穷,这给食品安全带来挑战。为此,中国烹饪协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积极申请,为规范行业竞争、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弥补了市场'标准'需求的空白。"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此团体标准的发布希望对现制饮料门店进行相应的规范,同时也希望更多新式茶饮企业参与并完善行业标准。
据悉,《现制饮料操作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包括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茶米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快乐蜂(中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这四家企业基本覆盖了咖啡、新式茶饮、现磨饮料等主要的现制饮料品类。这一标准适用于各类餐饮场所制售的现制饮料加工制作过程,对现制饮料门店的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人员管理、原材料及产品储藏、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品控、召回与追溯等进行了规范。
"此标准通过着重强调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的操作性指导,力求让新入门企业也看得懂、做得到。该标准的发布将切实提升现制饮料食品安全和质量,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这也是协会倡导的行业自律、履行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姜俊贤说。
饮品行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新式茶饮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中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细分领域,涌现出众多品牌和连锁门店。这份标准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制定行业标准对于推动目前国内新式茶饮市场健康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希望对指导相关企业和门店规范操作有所裨益。(记者 李子晨)
转自:国际商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