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白银市以“生态修复+旅游开发”做好“黄河”文章
2020/1/8 16:21:37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省白银市多措并举推进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以防治水土流失、消除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省白银市多措并举推进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以防治水土流失、消除水源污染、构建科学治黄体系、推进沿黄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为抓手,走出一条“安全、生态、文化、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坚持问题导向以规划引领带动治理理念升级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地带,肩负着共同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葛雷介绍,白银市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8.6%,每年约6000万吨泥沙进入黄河。“‘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在白银市有集中的体现。”葛雷说。
面对严峻形势,白银市近年来积极谋划生态环境综合性、系统性的保护治理工作。2014年,白银市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开展16类335项生态治理工程。“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列入2017年《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之中。
2018年,白银市重新编制了《黄河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初稿)》。目前,实施方案中有18个项目已先后实施,总投资111.64亿元,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资金13.85亿元。
今年以来,白银市提出以“北部干旱荒漠风沙源综合治理区、中部城镇工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南部黄土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为布局,统领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水环境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干支流防洪治理、防风固沙治理、生态经济带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大数据库建设9大工程,搭建起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总体框架。
据白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白银市先后建成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31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57.58万亩,建设黄河干流中型水电站2座,黄河白银段防洪工程、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白银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白银区金沟河(郊野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工程落地实施,发挥了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推进生态综合整治加快生态修复能力建设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于长期以来工矿业粗放发展,白银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矿业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原本脆弱的生态更加恶化,黄河白银段生态问题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
白银市市长张旭晨表示,白银市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全市面临的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同时,他也坦言,白银市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为止并没有非常成熟的治理经验可遵循。
为此,白银市一边探索一边实践,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思路,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重点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和“沿黄”绿色生态景观带、绿色通道建设,总长258公里的黄河白银段,成为探索绿色发展的长廊。
10年来,白银市每年新增造林32万亩以上,林地达到689万亩,各类经济林达到10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18年底的13.56%。
同时,白银市还把重点污染源治理作为环境综合整治的突破口。一方面,投资40亿元,建设完成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改造等11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累计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0万吨、硫酸雾排放0.75万吨,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二氧化硫和硫酸雾污染得到彻底解决。
另一方面,投资15亿元,建设完成白银公司废水治理、甘肃稀土公司含油废水治理等60个水污染治理项目,使市内重点企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减轻对黄河水源的污染。
此外,白银市还投资16亿元,建设完成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ISP技术改造等15个重金属点源污染治理项目,年减排含重金属废水450万吨、重金属污染物577吨,综合利用冶炼废渣120万吨。东大沟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大幅度下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河道上游生态逐步恢复。
——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并重讲好“黄河故事”
生态治理带来了绿水青山,但没有解决人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的问题。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白银市通过深入挖掘“沿黄”特色优势、健全基础设施,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富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黄河风情游、红色教育游、工矿文明游、乡村休闲游……白银市围绕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康养小镇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打造“沿黄”旅游经济带。
曾俊源是一名多年来在外打拼的“80后”,他家的老宅在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紧临黄河一带。随着白银“沿黄”旅游的升温,他选择回乡创业开发民宿。“我在黄河边长大,有400多年历史的水车如今还在河畔运转,每年有很多游客来参观游玩,发展民宿有先天优势。”曾俊源说。
像曾俊源这样被吸引回来在家乡经营农家乐、民宿的人不在少数。据介绍,2018年,白银区接待旅游人数达348.05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乡村旅游收入23623.65万元,同比增长56.84%。
“白银文化旅游资源因特殊的地形地貌、旖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因素,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白银市委书记苏君说,下一步,白银市将支持黄河石林争创全国5A级景区,着力打造以黄河沿岸景点为主的集休闲、观光、养生、采摘等为一体的沿黄风情旅游线路,以红色革命沿线景点为主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式“重走长征路”微缩景观线路,以矿山公园、露天矿坑、工矿遗址等景点为主的城市工业文明观光旅游线路,以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等景点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线路。
转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