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国新办就“弘扬企业家精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2020/9/3 14:22:16 来源:中国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看重点:宁高宁: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合并重组正在进行】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透露,两家企业的合并正在进行中,要经过内部的很多研究、程序。必要性很强,会积极看重点:
宁高宁: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合并重组正在进行】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透露,两家企业的合并正在进行中,要经过内部的很多研究、程序。必要性很强,会积极推动这个事情。
宁高宁:企业一定要变成一个高通量的创新机器】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在9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中国企业从外部发展环境和本身发展阶段来看,确实走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要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不断创新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
宁高宁:未来三五年到十来年中国将有很多技术进步】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在9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现在国际形势主要面临两个变化:一是全球化遇到的阻碍越来越大;二是以互联网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广泛应用。
宁高宁: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是前瞻、创新和均好】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在9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现在大家对企业家这个名词有一些误解,把企业家当作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很有名的人,或者当成一种荣誉。我觉得企业家本身不是金钱、荣誉、地位和职务的表达,它实际上代表了这个人做事的方法。”
刘永好:种猪像芯片一样依靠进口 必须自己解决猪芯片】9月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现在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这种格局必须要改变,必须要有自己的种猪。有人说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而现在“猪芯片”必须要冲上去,要解决种猪国产化问题。
刘永好:明年中期以后猪肉价格有望逐步恢复正常】9月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相信到明年中期以后猪肉价格逐步恢复到正常价是有可能的,全国老百姓一定能够享受到价格适当质量好的猪肉。
周育先:投资并购为什么?为当地政府、社会、民众做贡献】会上,周育先在回答“如何发挥企业家的精神,带领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这一问题时表示,当前形势下,作为央企负责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刚才刘董事长最后的结尾也是这样说,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真正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责任精神落到实处。
周育先:企业家要履行国家责任 为“卡脖子”的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会上,周育先就企业家精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说企业家的素质,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就是创新,创新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中国建材这么多年一大批的“卡脖子”创新成果的取得,也证明了这一点。”
阎志:要深耕湖北 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会上,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表示要深耕湖北,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创建美好生活方式作出贡献。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的记者见面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热爱祖国,勇于创新,诚信守法,具有国际视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四位企业家代表,他们其中既有国企的负责人,也有民营企业家,请他们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这个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我作个介绍,这四位代表是: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先生;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先生;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先生;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先生。首先,我们有请四位企业家作个自我介绍,然后再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我们有请宁高宁董事长。
宁高宁:
大家好,我是宁高宁,我现在是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两个公司的董事长。今天讲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创新,我觉得中国的企业从外部的发展环境到公司本身的发展阶段,确实走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通过企业家精神不断的创新创造,提升企业自身的能力。所以今天这个会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很希望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宁董事长,下面有请刘永好董事长。
刘永好:
我是刘永好,新希望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很荣幸今天在这样的场合跟大家一块交流关于企业家精神的事。我个人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因时代不同而略有不同,但是根本没变,勤奋、拼搏、坚守、创新这是基本的,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阶段下,重点有所不同。比方说,新冠疫情来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除了坚守自己企业责任,把自身的事做好之外,我们坚决、积极地参与湖北抗疫,这次我们民营企业表现应该说可圈可点,提供了资金、物资、人员,应该说在这次新冠疫情的大考中,民营企业交了一个不错的答卷。
胡凯红:
谢谢刘永好董事长。有请周育先董事长。
周育先:
我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中国建材集团是建材领域里唯一一家央企。有三句话介绍一下:第一句话,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改革精神的市场化企业,目前整个集团有80%以上的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也正因为改革,促进了整个中国建材集团高速成长,已经连续十年进入世界五百强,最新排名187位。第二句话,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有3.8万名科技人员,拥有6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获得了3个中国工业大奖,有很多的成果。比如说我们有高性能的碳纤维,有高强度的玻璃纤维,有优秀的、先进的风力发电叶片,有全球最薄0.03毫米的柔性玻璃,还有全球转化率最高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等。第三句话,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在全球运作的国际化公司,在全球有172家公司,在水泥和玻璃工程建设方面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5%,应该说在建材行业里,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谢谢。
胡凯红:
谢谢周育先董事长,下面有请阎志董事长。
阎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湖北武汉卓尔控股有限公司的阎志。我们武汉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为了感谢全国人民对武汉抗疫的支持,整个湖北省以及武汉市所有A级景区对全国人民免费开放,也欢迎全国人民多到湖北、多到武汉。武汉昨天中小学全部开学了,已经举办了多项大型论坛和会展,全国工商联为了支持我们湖北疫后重振,刚刚组织了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湖北行。现在武汉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的知名企业家,应该说武汉已经成为了最受企业家关注、投资密度最集中、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最好的城市之一。
我们卓尔企业在4月份就复工复产复市了,主要是从事商贸物流,同时涉足智能制造和文化旅游这些行业,主要都是实体行业。这些年我们主要立足实体市场、物流设施这些基础和优势,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交易平台。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武汉市作为中部中心的主要城市,在发挥枢纽作用方面会有很大的机会。我们卓尔作为立足武汉的一家以物流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服务体系运营为主的企业,也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在这里,再一次欢迎全国人民多到湖北、多到武汉旅游、消费、投资。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阎志董事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记者朋友介绍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我看到今天在座的各位既有国企负责人,也有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各位身处不同的行业领域,肯定也是有着不同的经营管理理念,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代表,各位是如何看待企业家精神的?你们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品质?谢谢。
宁高宁:
这个刚才刘总已经说过了,我简单再补充一点。可以用很多的定义来说企业家,现在大家对“企业家”这个名词有一点点误解,因为大家都认为企业家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就叫企业家了,或者说这个人很有名,或者这是一种荣誉。我觉得企业家本身不是金钱、荣誉、地位和职务的表达,它实际上是表达了这个人做事的方法。企业家这个词是从法文里翻译过来的,这个词里面,一开始代表的意思是创造、创新和冒险,现在看起来,我们从企业本身这么多年的经营来看,对企业家来说,首先是前瞻性,Vision我觉得最重要,他必须能够比一般的经济学家、比一般的学者要更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经济的变化。第二个是创新性,创新创造,做不一样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刘总本人是从完全什么都没有开始创业的,这就是创业者,也是企业家。国有企业里面有没有企业家?国有企业里面有没有创造性?国有企业有没有突破性?我觉得国有企业里面应该也有企业家的精神和创造性在里面,否则企业就不能发展,任何企业转型发展都是凭这种精神来的。再一个,我们要有勇气、有担当、有冒险精神,不甘失败、要坚持、有团队、能组织资源、有目标。我觉得企业家本身应该具有均好性的素质,不是有一个就可以的,这就是为什么成为企业家会比较难一点。从目前来讲,特别是中国的成熟性企业里面,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继续培养鼓励创新,在大公司里进行创业,在成熟企业里开展创新,这样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刘永好:
我理解,“企业家”有几种含义。第一,创造价值,并且带领一批人创造价值,通过所处的行业,通过组织力、领导力、战略力、执行力,最终生产出了市场欢迎的产品的群体叫企业家。第二,有人把创业者也看成企业家,是的,创业者有可能是白手起家的创业,有可能肩负某种使命,帮助国家或者帮这个群体在做创业。我觉得他也是带领一帮人在拼搏、在创造价值,我觉得这也应该是企业家。第三,有人又认为企业家就一定很有钱,其实企业家跟钱多钱少没有太多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你能否率领一帮人对社会作出贡献。另外,在不同的时代对企业家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在经济出现下行、错综复杂的困难和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的今天,怎么样带领大家树立信心,该投资的投资,该就业的多解决就业,我觉得这个时候,企业家精神体现在坚守和担当。
在前一段新冠疫情的时候,企业家更多体现的是社会责任和担当,要走在前列。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企业家要有领导能力,脚踏实地、埋头拉车。同时我还认为,企业家还必须抬头看路,同时要仰头看天,看国际风云的变幻,看大的政策、看行业变化。当我们把埋头拉车、抬头看路和时不时仰头看天结合起来的时候,企业家的精神就显得更为充分一些,企业可能发展相对就会好一些,这是我的理解。
另外,企业家更是一个社会责任的载体。很多的企业家自己的生活需求能够比较好的解决,更多的是尽社会责任,生产更多的产品,为社会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一个责任,这个责任包括在生产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包括在防疫过程中的担当,以及在国家出现困难的时候,企业家群体敢于迎头而上的精神,我觉得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这是我的理解。
周育先:
谢谢。刚才宁董事长和刘董事长都结合自己谈了观点,我也结合中国建材集团的情况谈一点体会。企业家本身是社会经济活动里面非常重要的主体,企业家精神也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我们提到要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实际上这一定程度上,或者本质上是要去激发企业家的活力。在我自己20多年的投资业务过程中,有个体会,我们在找投资项目的时候,资本固然重要,但是人更重要,同样一个项目不同的人去管理、去经营,结果会有巨大的差距。目前在境内外这样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各个企业都是需要创新发展,需要去突破,在这个过程当中,弘扬企业家精神就会显得尤其重要。
如果说企业家的素质,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就是创新,创新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中国建材这么多年一大批的“卡脖子”创新成果的取得,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建材突破了高性能的碳纤维,突破了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突破了全国最薄的0.03毫米的柔性玻璃,这个厚度就是我们各位记者手头的A4纸的1/3厚,大家知道玻璃是脆性的,但这个玻璃是完全柔性的,可以做在手机的折叠屏上,折叠半径1.5毫米可以折20万次不断,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在后面支撑的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也是由于企业家的带队,才能够使得这些成果一个一个的取得成功,真正能够突破“卡脖子”的环节,能够填补国内的空白。
当然,创新也不光是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还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这些方面,中国建材集团也做了一些实践,这十多年重组整合了将近1000家民营企业,所以中国建材集团现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比例达到80%以上,实际上通过了这些创新的合作,我们也积极地邀请民营企业家能够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来发展事业,真正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实现国民共进,也由于这种创新,使得中国建材集团这几年爆发出来很强的活力,取得了累累硕果。
第二个要素就是责任。结合中国建材集团的情况,作为央企,既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还要承担国家责任。从经济责任上讲,今年我们1-7月份,无论是利润总额还是净利润都比去年同期有双位数的增长。从社会责任上讲,今年上半年疫情开始的第一时间,刚才我还跟阎董讨论,他们也建了方舱医院,但是方舱医院的材料,包括雷神山、火神山的材料,中国建材集团在第一时间排除一切困难送到医院,为38个城市83家医院提供了材料。与此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十几种高新材料,应用于抗击疫情和疫苗研制。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志愿者。这些也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从履行国家责任看,我们要为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卡脖子”的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所以整体看,企业家精神第一是创新,第二是责任。谢谢。
阎志: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讨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企业家精神显得特别重要。作为一个湖北武汉的企业或者企业家来说,我理解的企业家精神,第一,爱国、爱家乡。应该说这一次疫情防控,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祖国的温暖。我们作为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我们首先应该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连自己家乡都不爱,就不能指望他爱别的什么。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精神。
第二,一个企业还是应该有向善的基因。要从创办之初,到运行发展过程中间,把善的基因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具体说,要不断在企业发展中履行社会责任。我们要在企业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植入这种善的基因,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要有它的独特价值。结合到我们企业来说,我们提供的物业和产品、交易服务、金融服务一定要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样才会使一个企业走得更远。
第三,要向上。企业不同时期肯定会面临不同的困难,企业家的一个责任就是带领团队不断解决困难。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向上的、积极的状态。当然,我们在向上的时候要守住底线,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要求我们企业有合规意识,尊重规范、遵纪守法,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刚才几位企业家都说到了创新,这是企业家精神最主要的一点。一个企业面对的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我们要应对这样的变化,不断创新。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我们最早是做最传统的批发市场、物流、港口,近年来我们立足这些线下的物流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化交易平台,希望通过交易平台、交易场景、交易数据,为客户、商户和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的物流、物业、金融交易服务。同时我们也要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把这种智能交易数据提供给制造端,推动智能制造的升级。近年来,我们通过收购和创新,在数控技术、轻型飞机方面做了一些布局和投资,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想这样一些创新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想请教一下中化集团的宁董,您刚才提到正在推动中化集团向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转型。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企业家座谈会中指出,企业家应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请问中化集团作为一家中央企业是如何进行创新转型的?谢谢。
宁高宁: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的出身,一个是老外贸企业,一个是老化工部下属企业。但是今天面对这种国际国内形势、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产品、技术的提升,我们面临着必须转型的局面,转型本身不是一个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关乎生存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中国的企业都面临类似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观念上的变化。比方说过去我们认为引进技术是可以的,现在变了;过去我们认为出口是好事,现在也变了;过去我们认为对外投资是好事,现在也变了。各种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方式提出了转变的要求。比如我们化工行业,精细化工大约有10万种产品,真正中国公司能自主做的不到一半。现在这个问题就成为对我们的挑战,过去我们以为可以逐步引进、逐步学习、逐步研发,但今天可能就要下更大功夫。当然,有很多创新模式,但今天我觉得科学技术的、研发的、原始创新的应该是第一位。创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创新,但是我们今天说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而且不单单是一个个别的、偶然的、碰运气式的技术创新,而是企业一定要变成一个高通量的创新机器。中化集团提出了“科学至上”,没有新技术不投资,没有新产品不投资,不再去做无谓的并购和扩大规模,而是完全以技术创新进步为主要发展标准。对中化集团来说,我们也有很多的历史经验,不管是农业化学、材料化学还是石油化工,任何目前盈利还不错、还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都是因为在历史某个阶段上有技术创新的结果。现在,依靠大宗产品基本上很难生存,因为有太多成本竞争、规模扩大、产能过剩的问题。
当然,创新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从企业组织来讲,要想去创新,基本上就是改变这个企业,而不是简单设一个部门、搞一个研究院、做一个转化,这是肯定不行的。要从创新的主体、创新的路径、创新的文化入手,中化把这个叫做“创新三角”,必须要改变这个组织,改变评价体系,改变组织结构,改变用人模式,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对我们来讲,还要保持企业不断的盈利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改变。从中化集团自身经验来讲,创新不怕晚。现在创新会不会太晚了?别人都创新好多年了?我们不怕晚。中化集团在三年的创新转型过程中,已经尝到了很多的甜头,比如我们一个杀螨虫的药品,因为确实有原始突破,生物性无残留、无毒性、成本低,上市一年之内就把市场拿下来一大半,一个小产品一年就几亿的盈利,这就是创新带来的,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很多个。所以,虽然我们创新转型时间不长,但受到了很多的鼓励,尝到了甜头,我觉得应该继续将我们整个组织转变成一个创新型的组织。
目前中化、中化工加在一起,原创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带来的销售不到30%,需要逐步提高这个比例。化学很有意思,化学是可以创造新物质的行业,它可以把过去不存在的物质合成,创造出新物质,这个新物质在世界上就会起到很好的新作用。所以,中化集团希望沿着科学至上的路径,全员、全体、全方位地向着目标去转型,当然,我们也会和国际上大的好的化工企业对标,希望未来不仅仅是规模,在创新力上也能够达到世界水平。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目前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多变,美国这段时间对中国的企业轮番打压和围堵,不知道四位如何看待这方面对于企业未来的风险,会不会采取一些部署去应对这样一个来自于国际局势的挑战?谢谢。
刘永好:
现在对中国的企业来讲,面临的外部复杂多变的情况相对还是比较严峻的。我们过去走出去,在不同国家做了不少的投资,现在我们集团在海外的员工可能超过1万人,海外收入也有差不多200亿,分布在全球大概30多个国家。现在国际关系形势比较复杂,对我们也造成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在深深考虑应该怎么应对。首先,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希望全球化的步伐不要停,希望全球继续保持互相分工协作、提高效率的做法。第二,我们认为我们到其他国家做投资、做发展,对我们的企业有利,对所在国企业也是有利的,我们在不少国家的投资都成为当地投资、解决就业、上交税收、和谐关系的积极推动者,很多人士也好、媒体也好,都对我们做了报道。比方说,我们在澳大利亚做了很多投资,包括宠物业、肉牛业、奶牛业、保健品业等,这些跟我的主业相关。我们通过在那儿投资,把他的好的农产品注入国际的活力,我们技术提升了,收入提高了,增加了当地的就业,而我们也遵守当地的规则,也被媒体方方面面认为是一个“佳话”。像这样的投资行为,对这些国家是有利的。我们也在越南、缅甸、菲律宾、埃及、南非等国家都有投资,我们的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当地的就业,也希望与当地和谐发展。我们在海外1万多员工,这1万多员工,95%以上都是当地员工,我们提倡员工本土化。我觉得这些都对当地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投资、我们带去的技术、我们带去的能力,对丰富当地的市场供给,对解决就业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是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一年生产2千多万吨饲料,对包括黄豆、玉米这些需求蛮大的,我在中国是第一位的,全球可能也是第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有稳定的、和谐的、全球化的格局。尽管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研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够生存,但是我觉得这种供应链和全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的形势下,从我们企业的角度,还是呼吁有关的国家能够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我觉得这样是更好的。另外,我觉得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变。我们的企业在低谷的时候做一些考量,能够认认真真在对外投资的格局中做一些对当地政府、企业、社会有利的事,我觉得总是会受到欢迎的,我对此是充满信心的。中国有14亿人口,是巨大的市场,我们从事的农业和食品、肉蛋奶的供给是个大问题,不管疫情再重,基本消费是必需的。由于受疫情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影响,猪肉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猪肉价格上涨,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责任担当就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把我们的养猪事业做好,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事。
周育先:
刚才永好董事长已经说了,我非常同意,再补充一点,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作为中国建材,我们有非常强的自信,也会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建材集团在全球基础建材尤其是在水泥、玻璃的系统集成技术上是全球领先的,我们在境外水泥厂以及玻璃厂的设计、施工、系统集成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所以我们有时候开玩笑,是用了中国建材的高技术、高标准、高环保的系统集成技术,去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现有的水泥工厂和玻璃工厂,也是用了我们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起了他们所需要的水泥厂和玻璃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技术优势,我们有系统集成的优势,能够为当地的社会、当地的企业、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就业、带来税收,带来更清洁的环保的水泥厂和玻璃厂。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的市场配置不会逆转,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建材有一些制造业方面的技术在全球也有巨大的竞争力。比如说我们在美国投资了玻璃纤维厂,2019年5月份已经投产了。虽然美国的疫情对我们有一些影响,但从目前的经营状况看,也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坚信,无论是我们的技术还是产品,只要是有竞争力,整体的国际化趋势不会逆转。谢谢。
阎志:
我完全认同刚才周总和刘总的观点,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我们卓尔也在全球化方面做了一些布局,我们和新加坡交易所,和政府数据公司合资成立了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现在在为十几个国家提供线上智能化贸易服务,我们希望由此构建一个新的贸易方式。同时,我们在欧洲、日本都有合作项目和企业,全球化仍然是大势。同时,我们还是要有自信,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我们的营商环境正在进一步优化,这样的市场是不容被忽视的。
第二,我们还是要立足做好我们自己的本份,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让国内大循环更加畅通,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好,我想中国企业仍然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宁高宁:
我说点感慨。不知道曾几何时,中国企业变成了一个最希望开放、最希望自由贸易、最希望自由投资的群体。现在,中国企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有自身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这架飞机已经起飞了,是拦不住的,他一定会越飞越远、越飞越高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学大卫·李嘉图,我们学比较成本理论,我们学贸易自由,这些的确带来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福祉的提高。我看一份APEC的资料,在过去25年的时间里,世界GDP的增长大约有30%来自于世界自由贸易、投资和分工。实际上我们这些人都是信仰WTO、世界贸易的人,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就认为中国的企业和世界的企业应该是一体发展的,就应该是自由贸易的,而由此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协作也的确提高了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企业界首先要做好双循环和内部大循环的准备,同时,我相信和希望全球化的进程不会就这样阻断了。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周董事长,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建材央企的负责人,您对绿色发展怎么看?谢谢。
周育先: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巧。绿色发展本身也是我们集团的发展理念,我们的三大主业里面,第一大主业是基础建材,第二是新材料,第三是工程技术服务。我们提出了“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也是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巧在哪儿?一周前,我们在28个城市向社会公众开放了37家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水泥企业,平时大家会觉得,水泥企业会有粉尘、有气体、有味道。但实际上现在的水泥企业,通过我们二三十年大力度地实践、创新、改进,排放水平远远低于现在国家的排放标准,无论是气体还是粉尘,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进入了超低排放的范畴,能够看到我们有很多水泥企业是草原上的水泥厂、森林中的水泥厂、花园式的水泥厂。上周的37家企业向公众开放期间,有不少地方电视台、地方媒体以及地方公众申报去参观,效果非常好。通过这样的开放,我们也是传递一个理念,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发展模式,要坚信自己的文化理念,要去传达我们能够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真正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保护环境,能够保护蓝天。
封面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刘永好先生,刚刚您提到我们要把养猪的事业办好,我提一个跟猪有关的问题。这两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以及今年新冠疫情和南方洪涝灾害影响,我们知道对猪肉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想请问新希望在保障猪肉市场的稳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另外,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到养猪市场,未来如果猪肉价格出现回落的情况,会不会对新希望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谢谢。
刘永好:
是的,由于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再加上南方的洪涝灾害的影响,都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生猪养殖的格局。由于量有所减少,导致毛猪价格高,推动猪肉价格走高。
大家都知道,养猪有猪周期。什么叫猪周期?当猪养少的时候价格非常好,养殖户觉得很有盈利空间,这时候有大量的繁殖业养猪。某个时候猪又太多了,价格非常便宜,养猪户亏损,希望政府、希望社会给予关注。过去这样的猪周期,差不多每隔四年一次,这次恰好是猪周期高点的时候,非洲猪瘟来了,疫情来了,再加上今年的洪水,使得猪周期高峰持续时间比较长,今天仍然在高点徘徊。有人问了,什么时候猪肉的价格下跌,让老百姓能够吃上正常价格的猪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养猪企业、农牧企业极大的挑战和责任担当。
刚才讲企业家精神,我们做的这个行当能够生产出老百姓认同的、价格适当的,让大家能够消费起的猪肉,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责任最重要的环节。这是第一,多养猪、养好猪。但是养猪是大资本投入,现在一个猪场要建设,没有几个亿是下不来的。
第二,要高科技投入,不能用老办法,否则抵抗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侵袭,必须站在一个新的科技、新的技术的格局下养猪。拿进我们的养猪场来说,几乎都是大学生在养猪,90后居多,一待要待一个月。另外,靠科技,这个科技是数字科技、物联网技术、5G技术,用在空气过滤、恒温控制和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喂食、喂料、检测、防御、清洗、消毒、环境保护等,这些都是高科技投入。我们为此专门成立了数字化的养猪研究院,专门进行数字化养猪,我们用数以万台的高清晰摄像头、传感器和物联网体系,在云上进行管控。通过这种格局,使得养猪所需要的人可能比传统格局减少90%,地有可能也会减少90%,用水也要减少90%,污染程度也要减少90%,病死率也要减少90%。要做到这五个90%,靠什么呢?靠创新、靠变革。有人说美国、欧洲技术很先进,是不是向他们学习?我们也非常认真研究了,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土地太多,粪便就近靠种植业就消化了,需求没有我们大,他们两千多万头猪就是最大的了,而我们每年的需求差不多7亿头猪,全球猪肉的一半或者更多被中国人消费了,所以我就感觉到我们的责任担当,要做大的投资,数以百计,数百亿的投资规划。
第三,推动种猪国产化。我们有生物工程研究院,刚刚我们又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进行育种。我们现在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这种格局必须要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种猪。有人说我们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而猪的芯片现在必须要冲上去,我们要解决种猪国产化问题。
第四,要环境保护,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使排出物和气味达标,能够跟市场相融合。另外还要保证食品的安全,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从长远的角度看,猪周期还会存在,我们试图平抑波峰和波谷,但是完全消除是很难的。我们要做到在猪肉价格高的时候要重投入,投入科研、投入防疫、投入降成本。前两天在亚布力的会上,我的女儿刘畅讲了一个长期主义,养猪要有长期主义的观念,不是今天价格高捞一笔就走,我们要考虑今天猪价高有盈利,明天猪价低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脚踏实地一分一分地算,通过创新、人才培育、组织再造等方方面面,使我们的成本降低、降低、再降低。我们完全有信心,我们的养猪成本一定会降到比非洲猪瘟以前的成本还会更低,因为我们的规模更大了,科技化能力更强了,技术更先进了,因为我们的种猪更好了。所以我相信,随着技术进步、组织到位以及大量资金的投入,能繁母猪也好、育肥猪也好,都在恢复的过程中,老百姓一定能够享受到价格适当、质量更好的猪肉,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担当,这也是我们养猪人正在做的事。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阎总,今年疫情暴发以来,包括卓尔在内的很多民营企业都积极参与到战疫当中。在您的带领下,您的企业也在出资出力,为疫情做了很多的事情。想请问您是出于什么要的考虑要做这件事?您是如何做的?谢谢。
阎志:
我是湖北人,我们卓尔是武汉企业,当这片土地面临一场灾难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竭尽所能、殚尽所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国家支持我们民营企业,我们企业就有了一定的实力和服务能力,在面临这场灾难的时候,我们民营企业能够挺身而出,作出我们应尽的贡献。在武汉封城之后,防护物资紧缺,卓尔就迅速启动了全球采购,我们第一架包机第一时间飞抵武汉天河机场,运回了大量的口罩和防护服,前后运回了11架包机的物资,送抵了全省的556个医疗机构。
同时,我们发挥物业、会展优势,积极参与建院增床,我们和一些市、区、县合作,建了7家应急医院,在会展中心、武汉客厅建了3家方舱医院。在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又积极参与全球抗疫,把在武汉合作建设应急医院、方舱医院建设和保障经验编写成两本建设运营手册,迅速在线上共享,并正式出版。这两本手册在4月份、5月份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为全球贡献中国抗疫经验和武汉抗疫经验,同时我们又参与了向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捐送医疗物资。我想,这一切正是因为我们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之后,民营企业获得了这种服务和保障能力。
第二,正是因为我们企业一直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基因,把商业向善作为企业文化,员工才能在发出号召时积极响应,返回武汉,走出家门,投身抗疫。我们组织了320名志愿者,将1026万件物资送到了湖北省103个县市区,也就是全部的县市区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同时我们参与应急医院、方舱医院的建设和后勤保障服务,这都是我们的志愿者一起做的。我们的港口物流是疫情期间武汉少有的正常接收大宗商品的入口,因为港口比较安全,一天也没有关闭,90多名员工50多天吃住在码头,保障物资的接收与供应。我们的冷链公司一直在保障商超配送,6家酒店90多名员工也是几十天没有回家,保障9支援汉医疗队的接待服务。我想这一切都是我们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应该做的本分,作为一个湖北武汉企业应该做的本分。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今天提到了很多农业的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中国的农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很大,依赖性也很强,就像刘总说的黄豆也好、玉米也好,甚至原猪、种猪,都离不开国际市场。中方一直在提倡要维护WTO的贸易体制,但是我们也看到,进口农产品往往会卷入成为其他纠纷的牺牲品,比如中美之间的大豆、中加之间的菜籽、中澳之间的大麦,这对于市场和种植方都有很大的损害。所以你们作为全球性企业的领导,你们认为各方是不是应该努力来维护市场相对自由的供给?谢谢。
刘永好:
是的,现在中美之间有些分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贸易,特别是农产品贸易。刚才讲新希望集团一年生产两千多万吨饲料,需要上千万吨的玉米、几百万吨的黄豆,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和其他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主要是国内生产的,这是在国内基本上能够解决。另外,我们在全球30多个国家有很多工厂,他们一部分在本国采购,一部分是全球采购。国际供应链的体系和全球化的分工是互惠互利互补的。我们在其他国家还有很多的饲料厂,他们也要进口这些原料。我们希望保持全球化格局,在WTO的框架下解决好一些不同的诉求和争端,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让我们的企业在生产、计划、安排的时候,更加有利,也让我们的老百姓在消费需求的时候感到更自如。当然这是多方面的,作为企业家,怎么样把商业利益、经济利益和全球化的格局结合起来,我们也得有准备,这个准备包括配方调整,以及在不同国家的选择,包括创新科技的投入等。我相信猪还是要长的,肉还是要吃的,我希望矛盾少一些,畅通一些,这是我作为中国企业家的想法。
第一财经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宁高宁董事长,市场上关于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合并重组的预期一直非常高涨,而您作为这两家央企的负责人,对此如何回应?您认为这两家央企是否有合并的必要?第二个问题,请问周育先董事长,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实施,中国建材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接下来在混改重组整合等国企改革方面还将有哪些新的部署和突破?谢谢。
宁高宁:
两家企业的合并正在进行中,要经过内部的很多研究、程序。必要性很强,我们会积极推动这个事情。
周育先:
谢谢这个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在媒体上有很多报道,但实际上我们没有正式接到文件,但是从我们自己看,作为央企,我们都是去争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想这也应该会是三年行动计划里面的重要目标。中国建材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也正在做,就是怎么样能够真正从管资产转变成管资本,真正能够通过管股权,去实施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流动化,能够通过流动使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进一步优化我们整个产业的布局和资本的结构,通过规范的治理结构去行使出资人职责,真正能够让国有资本实现增值保值。所以中国建材集团会从这几个方面去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去开展各种各样的工作。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问给刘永好先生,作为一名企业家,从1994年到现在,从光彩事业到精准扶贫,26年来您一直坚守在扶贫路上,请问您最大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您也曾经说过,扶贫没有终点,请问在2020年以后,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您的扶贫故事将如何续写?谢谢。
刘永好:
1992年底快1993年的时候,我坐火车到昆明去,路过了凉山西昌站,那时候还是绿皮火车,停了很长时间,我看到很多小孩穿着裤衩、头发很长,大太阳晒得黑黑的。我想改革开放那么久了,我们在凉山还有这样的小孩,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大概5、6点钟去捡煤渣,相对还比较贫穷。后来国家提出了扶贫攻坚的计划,我在全国工商联就提出了发起“光彩扶贫事业”的建议,联合了9位民营企业家提出这个倡议,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响应。从1994年到现在,“光彩事业”已经26年了。26年来,光彩扶贫事业已经成为我们中国民营企业家不忘初心、体现社会责任担当和助人为乐,帮助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仅新希望集团就投资上百亿,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家参与这项活动中来。
这些民营企业家们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农民朋友,不单是给钱,更多的是给他们一些机遇、机制和理念,帮助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地方走出来。当然,我们的修桥、铺路、建学、建厂、市场化的建设,也为国家的脱贫攻坚计划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所以说很荣幸,我也被评为了国务院扶贫办的扶贫特别贡献奖之一。以光彩事业命名的一颗卫星,“光彩事业星”还在天空上翱翔,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同。
今天,光彩扶贫事业已经取得相当的成就,不单单有利于贫困地区,企业家们也通过光彩扶贫行动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升,提升的是爱人民、爱国家、爱社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能力,这体现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武汉行动,我们民营企业响应快、投资多,而且也非常到位。前不久,由全国知名企业家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知名企业委员会牵头的民营企业家们到湖北武汉去考察和投资,当时签约1200多亿,捐款将近1亿,对贫困地区给予帮助,另外还解决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现在国家的扶贫攻坚战还在实施过程中,现在扶贫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这里面有民营企业的贡献和担当。我们民营企业家们在前年的时候跟参加光彩扶贫事业“万企帮万村”的企业家们写了封信给习近平总书记,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对我们的扶贫行为给予肯定。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人士的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的民营企业不单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在解决就业、社会扶贫、社会事业上也作出了非常多的贡献,正在成为受老百姓认同的、肯定的企业。体现在哪些方面?当初我们创办企业的时候打广告、招聘人几乎没有大学生来,高中生都很难,但是现在博士生、海外留学归来的,方方面面的人都踊跃而来,我们今年要招大概3万员工,绝大多数是大学生,这说明了什么?社会、大学生们、年轻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肯定和认同,这也是我们参与扶贫事业,企业自身也得到了提升,我们民营企业在做贡献。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在帮助贫困地区的人脱贫致富的同时,更要关注长期可持续的脱贫。我们扶贫的任务还有相当的路要走,还有相对的贫困,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家,作为光彩事业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我们将会跟国家一道、跟社会各界人士一道,为国家相对扶贫问题的解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工人日报社记者: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的时候提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能否请各位企业家谈谈,面对当前比较复杂的形势和困难,如何发挥企业家的精神,带领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这其中有哪些比较深刻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和大家分享?谢谢。
宁高宁:
习近平总书记开座谈会的时候我有幸在场,也作了汇报。在现在国际形势主要是两个变化:一是全球化遇到的阻碍越来越大;二是以互联网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广泛应用。这种情况之下,再加上面临新冠疫情,这正是考验企业家精神的时候,要有创新、担当、勇气和坚持,还要有国际视野。虽然国际形势变化很大,但还是要有国际视野。企业家目前自身应该秉持企业家精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最主要的。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刚才讲了很多,不管是做好自己企业的战略、自己的经营也好,包括自己国际化的准备,还有国内的研发、创新、新产品,以及做好国内大循环,今天反而会给中国企业家带来更多的机会。
据我了解,中国企业目前来讲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各类企业,目前在研发、投资、创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下的功夫、投的资本,在过去的两三年之内,比以往是大幅度增加的。而且我预期,在未来三五年到十来年的时间,中国在很多技术上,会有原创性的很大的进步。这确实是给中国企业家原先在全球产业链里所扮演的角色,一个原创性不足的角色敲响了警钟。我相信这会很快的赶上,这反而是给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总书记也讲,我们不主动把门关上,不自己把门关上,还是要做好国际的合作,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但同时来讲,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来说,在产业链里面做好关键产业链环节的自主和研发,特别是对技术的把握,可能是未来大的发展趋势。谢谢。
刘永好:
今年两会期间,我作为政协委员,在经济委员会的会上做了发言,我讲到,我们民营企业在这个大考面前,还要树立信心,所以我的集团要带头,今年要新增300亿的投资,新增解决2万人的就业。习近平总书记问我,你的这些就业投资做什么?我说围绕现代的养猪业,围绕冷链物流企业,围绕我们的育种、生物工程这些方面做一个大事来进行投资。同时我们还需要用创新的精神来把我们自己在农业食品这方面的工作做好,来帮助解决猪肉供给不足的问题,来提升我们现代农业的水准。总书记讲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民营企业做了如此大的规模,对国家、社会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两个“如此”,同时鼓励我们在新的格局下坚定信心继续前行。
宁高宁:
总书记表扬了刘总,我当时也在场。
刘永好:
是的,总书记的肯定表扬不单单是表扬我、表扬新希望集团,更是表扬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民营企业在这次抗疫过程中的责任、担当,以及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民营企业家在当今社会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为国家社会作出的贡献,我是这样体会的。所以说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贯彻我的承诺,落实我的承诺。这次到武汉我就提出,我们在湖北,为了搭一把、拉一手,我在湖北三年要投200亿,要养400万投猪,并且在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的建设和方方面面做工作。最近我们也宣布了我们现代化的育种公司成立了,要培育最好的种猪。同时我们生物科技技术公司要深入的研究怎么样养好猪,降低对植物蛋白需求的配方,使得我们的质量要好,成本要低。同时我们还在研究用数字化的能力改造养殖业、生产加工和流通体系。特别是这次疫情也暴露出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和加工环节疫情传播的节点和矛盾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跟一些地方政府积极的讨论,农贸市场的升级换代,通过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的介入,减少堵点、脏点、乱点、痛点问题,这些都是落实座谈会的精神。我想,我们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周育先:
我也是很有幸跟宁董事长一起参加了“7·21”企业家座谈会。当前形势下,作为央企负责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刚才刘董事长最后的结尾也是这样说,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真正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责任精神落到实处。中国建材集团有三大主业,我们今年能够保证全面完成股东和国资委交待的经营业绩外,能够把我们的第一个板块基础建材做得更环保、更绿色,能够真正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为全球的蓝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们第二个板块是新材料,能够使得我们源源不断地创新出一些新材料,去解决国家的“卡脖子”环节,使得这些新材料真正能够量产,真正能够提供给广大民众,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的第三个板块工程技术服务,主要的思考是能够用中国建材现在领先的水泥技术、玻璃技术,更新升级全球的环保不够高的、运营质量不够好的工厂,也能够为“一带一路”上需要我们做设计、做施工、做建设的国家,建一些所在国需要的工程。这就是我们三个主业的任务。
当前如果提建议,第一,作为企业家,应该为创新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我们整个国家,包括我们中央企业,需要长期坚持创新,才能够真正达到国内领先、全球领先。这个创新氛围、环境的培育不是一年两年就够的,需要做好各种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资金的配置、机制的配置等。而且往往创新本身就具有比较高的风险,作为企业家,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怎样能够鼓励创新,怎样真正达到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相统一,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我们的碳纤维就是在10年前开始投资研发,强度从T200、T300开始,一直到这几年突破了T700、T800、T1000,而且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能够为国家的航空工业提供高性能碳纤维。像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心理准备、实践支撑,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作为企业家,应该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二,作为企业家,要积极倡导有利于改革的激励机制。尤其是中央企业,这方面需要高度重视,而且需要积极推进。中国建材80%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少的民营企业联合重组,而民营企业家也成为了我们重组后企业的经营者,这些企业家如何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弘扬企业家的精神,使得我们股东的出资、股权保值增值。最近集团出台了一系列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就是希望能够使得科技人员,尤其是在一线的科技人员,能够激发他们的活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除了经济激励以外,也需要精神激励。前面介绍的0.03毫米超薄柔性玻璃的发明人彭寿院士,他本人是十二届、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在201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应该通过精神+物质两方面的激励,建立一套适合于科学家、技术人员,能够爆发他们积极性、创新力的机制。
第三,我们还要立足全球,有国际视野,真正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原来做投资的时间比较长,我自己的体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很重要的一个是,我们的投资、并购、重组真正要去思考的,除了经济效益以外,很重要的是要去考虑我们能够为当地政府、当地社会、当地民众提供什么,贡献什么。举个例子,中国建材在埃及投资建设了年产20万吨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使得埃及成为全球第五大玻璃纤维生产国。与此同时,我们在当地招聘了1800名员工,实现了民众的就业,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前面矿产资源加工和后面应用的产业链。这5年下来,为当地政府提供了税费近3亿元人民币,我们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只有与当地的政府、当地的社会、当地的民众和谐相处,就能在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谢谢。
阎志:
我想越是在特殊时期,在当前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企业家越是要主动担当作为,弘扬企业家精神显得就尤为重要。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一是要立足武汉,提升实体市场发展水平,为武汉构建双循环枢纽之城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在汉口北建设的武汉国际商贸城,目前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万平方米,在建200多万平方米。在武汉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我们已经启动了12大功能升级工程,全面提升武汉国际商贸城的服务、配套体系,努力打造“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商品交易平台。我们希望武汉国际商贸城在武汉构建全国现代供应链管理中心、成为双循环枢纽之城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是我们要深耕湖北,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创建美好生活方式作出贡献。我们在疫情中就已经启动了在恩施、十堰、宜昌等地的投资,今年以来在全省已启动了12个文旅、会展、医疗等项目,努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我想湖北无疑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地区,我们作为湖北企业更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助力疫后发展。
三是要在部分“卡脖子”的制造技术上,持续作出贡献。我们华中数控在数控技术“工业母机”的控制技术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大国重器”自主研发技术取得新突破。
四是继续构建更有影响力的全球智能交易平台,为畅通双循环作出贡献。刚才也介绍了,我们立足新加坡打造的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立足武汉建设的智能商品交易中心,刚好是双循环对应的两个立足点。我们希望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来改造和升级我们的智能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交易及供应链、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服务。我想,这样一个智能化全球交易平台的构建,会为武汉建设枢纽之城,也会为推动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发展发挥有力作用。
我们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要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特别是继续大力投入到精准扶贫中,为今年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贡献我们民营企业的力量。谢谢。
胡凯红:
时间已经不短了,超过了100分钟。刚才四位企业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实践,生动地介绍和诠释了企业家精神,比如责任、担当,比如爱国、奉献,比如创新、创造,比如做好自己的事情,等等。我想这种精神支撑着我们广大企业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相信这种精神能够支撑我们广大企业战胜困难、赢得未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四位企业家,谢谢各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