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
2020/11/3 10:37:17 来源:新浪财经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领域。多年来,长三角区域灰色基础设施(道路、机场、桥梁)的规划建设,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融合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建设成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领域。多年来,长三角区域灰色基础设施(道路、机场、桥梁)的规划建设,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融合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建设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破坏自然景观和谐等突出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是基于自然的调节系统,通过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是自然的、可持续的、有活力的。在长三角区域探索绿色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既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维系长三角区域安全韧性的战略选择,能够为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走出新路。
在共建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笔者认为长三角区域有“三大诉求”。
第一,长三角区域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有共同诉求。长三角有漫长的海岸线,是我国登陆台风数量较多的区域。不管是赤潮、风暴潮、海啸还是台风侵袭,对长三角区域的浙江、江苏和上海都有影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和自贸区扩容,长三角区域对海洋的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沿海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如果不当,会导致资源枯竭、珊瑚礁破坏、渔业和旅游业收入减少、无法抵抗风暴潮和海岸侵蚀对基础设施造成的伤害、海滩维护成本增加以及白色污染等问题。
第二,长三角区域在提高蓄洪排涝能力方面有共同诉求。长三角区域大城市集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影响,近年来沿江、沿湖、沿海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这使得一些城市的排水、内涝防治和城市防洪(潮)等基础设施无法承受暴雨洪涝灾害的冲击。打通内河水网,修复内河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蓄洪排涝能力,是当前长三角区域的共同需求。
第三,长三角区域在共建生态防护林方面有共同诉求。在生态防护林建设方面,长三角区域省际毗邻区域是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江河湖岸防护林、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的绿色生态屏障碎片化特征明显。
为了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较低成本降低生态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建设安全韧性的长三角,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绿色基础设施共建关键领域,助推区域协作。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共建滨海湿地。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建立一批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逐步修复已经破坏的滨海湿地。强化苏沪浙皖联动,加强河流、湖泊上游源头水源涵养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跨省河道疏浚和综合整治。
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给机制,提升长三角区域防洪(潮)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建设沿海、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开展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
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拓宽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保障投资力度;完善跨省域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体系,确保规划先行;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协调机制,促进公平竞争。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跨省域项目投资、税收等利益争端处理仲裁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良好法治环境。创新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评估体系,在水坝、水库、灌溉和排水工程中,结合经济学方法综合评估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的成本与收益,量化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为决策提供支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