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稻香村的“三保”样本:“数智化”转型 让节日消费更有温度
2021/2/10 10:10:15 来源:经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有着“春节运动会”之称的春运,在2021年怕是要降降温了。随着多地散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截至1月18日,已有几十个省区市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虽然疫情暂时阻断了人有着“春节运动会”之称的春运,在2021年怕是要降降温了。随着多地散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截至1月18日,已有几十个省区市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
虽然疫情暂时阻断了人们与亲人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三保”行动(“保质量、保供应、保价格”)背景下,通过线上购物的方式向家人和亲友表达节日的祝福,成了很多“就地过年”人的首选。
换一种方式过年 换一种方式保障
“妈,今年肯定是回不去了,买了几盒点心、衣服还有给孩子们的零食,给你快递到家了,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再回去。”在电话这头,身处石家庄的赵君兰,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向在辽宁老家的父母表达亲情。
电话那头,尽管赵家老两口暂时无法与女儿一家团聚,但是传统节日里的一份儿女的孝心礼物,或多或少也是一份慰籍。
“从早上七点半工作到晚上十点,忙的时候每天的订单量有2、3万件,小组成员已经扩充到了40人” ,身为苏州稻香村电商组组长的王天增,每天都要负责北京电商仓库的货物调运、现场安排及协调发货。
忙碌几乎是王天增的常态,作为电商人,每一次节日如同大考,不能像旁人一样放假松懈,王天增早已经把“奋斗”当成习惯。他说这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作为传统糕点销售继中秋之后的又一个旺季,尽管工作量逐渐增多,但他对小组工作的要求一直都没有改变过“每天下午5点之前的订单必须要当天发走”,一定让消费者早日拿到年货,过个放心节。
忙碌在拣货流水线上的王天增
1月20日,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指导电子商务及相关企业开展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启动。在媒体吹风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防疫情、保供应、促消费”的背景下,活动将充分发挥网上购物远程交易、非接触送达等优势,引导电商及相关企业为群众采购提供便利,疏解采购年货可能导致的人员聚集。
针对疫情期间防疫产品和民生商品的价格秩序维护、质量安全监管、物流运输和市场供给等问题,2020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简称“三保”)系列行动,倡导广大企业在疫情期间诚信自律,数万家企业承诺“供应不断、质量不降、价格不涨”。
年货节前一天,赵兰君从手机上下单的几份点心,隔天就能送到父母的手中。王天增介绍称,除了北京外,苏州稻香村在山东、沈阳、成都、张家港都有仓库。疫情期间,5大仓库同时供应,智能排单,就近发货,绕过疫情风险地区,减少车辆经过疫情风险地区造成的延迟,确保产品及时安全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无数个“赵君兰”因各种原因选择留守。而让亲情不中断的背后,则是无数个“王天增”以及身后的企业全力保障生产的付出。
苏州稻香村作为民生企业,积极响应“三保”行动的号召,2020年疫情初始,先后向湖北、北京、上海、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慈善公益机构、疫情防治医院、社区街道等捐赠了500多万元的物资,确保一线人员供应。
充足供应的前提,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
“我们车间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80%,员工多是一些辅助性工作”,河北张家口人周志杰是苏州稻香村北京工厂的生产经理,从2008年苏州稻香村扎根北京,他就在这里工作,至今已经有12年。
说起疫情期间车间安全管理,他头头是道,尽管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自动化程度,但在此基础上,仍需要每隔1小时要对车间环境进行消毒,每隔2小时进行臭氧杀菌,每月要对设备进行深度清洁,以此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说起疫情期间车间安全管理,周志杰头头是道
目前,苏州稻香村保证100%供应市场需求,在原料、人工、物流、能耗等价格上涨的同时,保持生产平稳、保持价格不变、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一家以糕点为主的企业,春节前后一直都是苏州稻香村传统的生产旺季。尽管最近散发疫情出现,但有着2020年抗疫的经验,苏州稻香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得心应手,防疫和生产两手抓,双管齐下。
“车间全员做核酸检验,每天进入车间要经过测温、扫码、换衣、消毒、安检、风淋等流程。工作中,每隔1小时换1次手套,并由专人进行粘发。”周志杰介绍称,从原料采购、进厂,到进入车间、生产线,再到成品、包装、出厂,都制定了严格的措施,要经过层层检验、消毒,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
而在即将到来的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王天增、周志杰这样的诸多河北籍员工,将选择留守北京,在工厂值班,守护消费者的节日安全。
247岁的 “弄潮儿”长什么样
据《南方饮食掌故》记载,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自此稻香村名扬天下。
有记载,稻香村早年间都是前店后坊的模式,学成后的师傅进入后坊工作,很多时候做完自己的活便会去往前厅与伙计们一起接待顾客,听取客人的的意见和反馈。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如今,随着食品工业整体的现代化升级,不仅“前店后厂”模式逐渐消失,听取客人意见和反馈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在稻香村,数据信息成为连接消费者的新桥梁,稻香村经过长时间的数据治理,形成了从采购到仓库,从仓库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从销售到财务等进行全业务链的数据分析,同时充分利用电商、新媒体等平台,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分析消费者喜好和消费需求。
2020年末,稻香村“蛋极”系列蛋糕上市,正是洞察了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需求,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创新研发,推出了原味、咸焗肉松、糖醇等多种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2020年中秋,稻香村线上线下融合共进,在产品创新及概念创新上下足功夫。一方面, “流心奶黄”、“黑金”等系列创新月饼产品俘获了众多消费者。另一方面,大玩跨界联名、国潮国风,接连与王者荣耀、剑网3、康师傅等品牌跨界合作,将月饼与各类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精准切入年轻人群。
来自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稻香村月饼线上销售份额、线上旗舰店销售份额均位列第一,分别为28.1%、22.6%。而在线下渠道,苏州稻香村月饼销售占近三成市场。
艾媒认为,月饼市场竞争马太效应显著,随着苏州稻香村等头部月饼品牌加速区域渗透,加入区域品牌竞争,市场竞争将出现两极分化局面,全国性品牌推出针对不同地区口味偏好的月饼,赢得区域市场,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47岁的弄潮儿”,苏州稻香村集团总裁周广军曾用这个词来形容稻香村自创立以来的创新发展。他表示,“二百多年来,稻香村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引领品牌发展。”
“数智化”赋能老字号创新力
自1773年发展至今,苏州稻香村已经成为中国糕点行业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企业之一,其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已经传承至第六代。
在传承“老”的同时,稻香村也在勇于变“新”。综合媒体报道来看,稻香村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2017年2月4日,商务部、发改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老字号传承与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为传统糕点行业的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每天都要为广大消费者群体提供最新鲜的糕点产品。由于糕点的特殊性,其保质期有限,要快速高效地把遍布全国的10家生产加工中心每天所生产的300余种产品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提高产销协调、缩短物流半径、提升输送效率是苏州稻香村这样一个传统糕点零售企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苏州稻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入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后,活动当日的销售额往往是平日销售额的十倍甚至几十倍。面对这种电商销售渠道常有的井喷式的销售高峰,苏州稻香村还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最佳的购买体验,除了提前备足新鲜产品的库存,更得益于苏州稻香村在企业内部全面启用钉钉,使得集团内部每个办公流程能够获得快速反应,让传统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新时代里也“轻快、迅捷”起来。
当前,线下、线上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市场的消费和营销模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苏州稻香村是中华老字号中较早“触网”的传统企业之一。2009年,苏州稻香村已经确立并开始落地“稻香村+互联网”战略,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了电子商务部,已经连续多年在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的糕点、月饼等类目取得佳绩。电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销售渠道,目前销售占比已近30%。
除此之外,还与头部主播合作直播带货、自建直播团队、开发微信小程序商城、尝试社群营销,不断进行转型升级。
2020年,稻香村电商增长30%,在弥补了疫情期间线下销售不足的同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春节临近,稻香村年品已经上市,据稻香村电商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年品一直供应到腊月二十六左右,正月初六开始加大供应汤圆,和全国人民一起过好双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