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地聚焦两方面政策打好“种业翻身仗”
2021/6/9 9:36:1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再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同时也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再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同时也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近期陆续出台关于推进种业发展的政策,“种业翻身仗”路径逐步明晰,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构建种业发展良好环境成为政策重点。
地方版种业规划陆续出台
北京市近期印发文件,提出打造“种业之都”“农业中关村”,计划到2025年,北京市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北京将连续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等四大种业领域,重点推进高效设施蔬菜、北京黑猪等12大重点物种的种质创制和育种联合攻关。
宁夏近日也印发了种业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力争到2030年,全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种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未来,将争取农业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酿酒葡萄、枸杞和饲草等优新品种40个左右,建成优质高产奶牛、肉牛品种培育和育种核心群。
除此之外,包括天津、安徽、甘肃等省市也都纷纷出台种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包括重点推进素菜、水果、牧草等种子资源研发和攻关,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我国的种子在很大程度上,立足国内是能够满足的。例如,水稻、小麦两个最基本的口粮完全用的是自主选育品种,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只有3%左右,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只有0.1%。但在有些品种、领域和环节上,我国跟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例如,玉米、大豆单产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甜椒、耐储番茄等蔬菜种子从国外进口比较多。
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已经确定。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现对全国2323个农业县(市、区)的全覆盖。根据规划,到2025年,育种创新将取得重要进展,将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源和节水高抗新品种。
构建种业发展良好环境
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首要条件,而种业知识产权则是种业发展环境要素中的最重要一环。
为此,农业农村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签署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行政和司法协同,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行业自律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构建全链条保护格局,严厉打击侵害种业知识产权行为,鼓励支持原始创新,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有力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大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抓紧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司法裁判规则,依法惩治各类种业侵权行为,推动解决举证难、侵权赔偿额低等问题。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也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严打种业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将围绕种业创新和市场监管,坚持把好“品种端”、“市场端”两个端口。
据介绍,近年来,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质量“低劣”问题基本解决。但知识产权保护与种业创新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仍然是当前种业市场的突出问题。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落实各项措施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逐步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除了知识产权保护之外,资金支持也是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期印发文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型种业企业,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推进甘肃、四川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与提档升级,加快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畜禽水产保种场、国家育种场、品种测定站、种畜禽场站等建设,提升畜禽水产种业发展水平。
抓住“牛鼻子”持久发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增强我国种业发展的竞争力,既需要通过增加投入,开展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种业技术差距。同时,更需要完善科研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种业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在加紧推进中,而科技研发能力更是政策强化的重点。农业农村部介绍,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力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重大突破,重点在加快种业的自主创新、建设现代化的种业基地以及提升种业的监管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种业体系。
据介绍,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则已经建成投入试运行。同时,国家已经启动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提升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研发能力。
另外,国家种业基地建设也在加快推进。目前,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甘肃玉米制种基地、四川水稻制种基地三大国家种业基地保障了全国70%以上农作物用种需求。2021年,中央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为重点,鼓励150多个制种基地县提升基地现代化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业科技必须自立自强,突出抓好核心领域的基础研究,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种业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张照新表示,打赢种业翻身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紧紧抓住完善科研体制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两个“牛鼻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我国进入世界种业强国的行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记者 李志勇)
转自: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