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中国服务”换道启航
2021/6/24 9:36:1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七普”数据的发布,再度引发了社会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影响经济发展的担忧。然而就吸纳就业“蓄水池”的服务业来说,不少经济专家则认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显示出,中国正从“七普”数据的发布,再度引发了社会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影响经济发展的担忧。然而就吸纳就业“蓄水池”的服务业来说,不少经济专家则认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显示出,中国正从“人口红利”期向“人才红利”期过渡,这将助推“中国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社会抚养负担较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
从数量上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是世界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虽然比2010年减少了4000多万人,8.8亿劳动年龄人口这一数字依然高于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同口径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从人口的年龄结构看,虽然低生育和老龄化趋势在加剧,但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依然“年富力强”。
从质量上看,过去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普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比2010年提高0.83年。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3.85亿人,占比为43.79%,比2010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23.61%,也比2010年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科研产出方面也体现很明显。根据《自然》在2017年的评测,中国科研论文数量加权评分居全球第二,仅落后于美国。今年5月出版的《自然》增刊“2021中国自然指数”也显示,2015年,中国的贡献份额为美国的37%;到2020年已增至69%。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全部四大学科中,中国2018年在化学领域的贡献份额已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高,在自然指数其他三个学科领域仅次于美国。
相比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的高低更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素质人口将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提供强大助力,支撑中国逐步从“人口红利”过渡到“人才红利”。对于服务业而言,人口素质的提高更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例如,近年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增长14.9%,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6.8%,提升4.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保险等领域增长较快。这些领域的发展,无一不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全球第二大接包国,中国在服务外包产业方面也是高素质人才需求“吸纳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达1326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841万人,占63.4%。其中,今年1-5月,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35.3万人,同比增长18.4%,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21万人,占60.4%。
正是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红利”。即使在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国服务外包依然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6491亿元人民币,执行额4069亿元,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34.7%和42.9%。
随着中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的“中国服务”机遇仍在。
转自:国际商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