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法治保障更为坚实有力
2021/10/27 12:49:16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在北京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批复》。10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组织召开北京市落实国务院调法调规新闻发布会,北京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在北京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批复》。10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组织召开北京市落实国务院调法调规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规自委、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批复》相关情况。
四方面推进“两区”建设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批复》共涉及9项开放措施,其中2020年批复的《示范区方案》中新提出的开放措施5项,此前三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中,经国务院批准纳入示范区建设框架下继续实施的开放措施4项。
刘梅英进一步表示,9项开放措施涉及6个领域的内容,其中教育领域1条:由北京市制定发布鼓励外商投资经营性成人类教育培训机构、支持外商投资举办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条: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取消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外资股比限制;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和示范园区取消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向外资开放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外资股比不超过5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条:允许在京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卫生和社会工作1条:放宽外商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入。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条:在通州文化旅游区,允许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须由中方控股);允许外商投资音像制品制作业务(限于在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内开展合作,中方应掌握经营主导权和内容终审权)。
建筑业1条:允许北京市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施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批复》的印发标志着‘两区’方案中涉及的开放措施落地实施依据更为充实,北京市进一步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法治保障也更为坚实有力。”刘梅英表示,下一步,“两区”建设从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打造“三个示范区+一个主阵地”。“三个示范区”即努力建设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合作示范区,争创数字贸易示范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立足对标RCEP、CPTPP、中欧投资协定等高标准国际经贸协定,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规则体系,全面提升投资环境,增强北京市示范引领作用。“一个主阵地”则是将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依托“两区”建设推进机制,积极配合北京证券交易所筹备建设,支持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推动高含金量政策全面落地。截至目前,“两区”方案涉及的251项任务已落地实施215项,其余36项大多数既是涉及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改革,也是一直被关注的高含金量政策,如建设数字贸易港、设立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打造特色综合保税区等,很多任务已经基本形成实施路径或初步方案。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政策实施。
三是推进“两区”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各区累计选取20个重点园区,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园区工作机制,一位市领导牵头联系一个园区,以“政策会诊”和“功能提升”为抓手,进一步优化重点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协调推动各区制定重点园区三年行动方案;推进重点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与动力;加大重点园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引进和落地;建立重点园区评价体系,推动形成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北京改革开放“新样板间”。
四是研究实施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区”改革开放任务。研究实施全产业链开放、全环节改革专项任务,抓紧出台一揽子全链条、系统化、集成化方案;落实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深化跨境电商进口医药、融资租赁、保税维修等措施成效;围绕离岸贸易、文化贸易、商务服务业走出去等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政策会诊”,梳理行业、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打造高素质首都技能人才队伍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张友道表示,此次国家授权由北京市制定发布鼓励外商投资经营性成人教育类教育培训机构、支持外商投资举办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工作职责将具体负责其中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改革落地工作。
张友道介绍,去年,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借力东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出台了本市举办经营性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政策,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允许设立经营性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机构可登记为公司实行市场化经营;取消筹备设立环节,申请设立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方式,符合条件且材料齐全即可当场办理。此次改革,跑出了首都教育领域改革的加速度。
“我们将积极推动首都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改革创新,增强外商投资我市职业培训领域积极性,打造一支能够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首都技能人才队伍。”张友道说。
推动形成信息通信发展格局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二级巡视员朱春霞表示,《批复》中三项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在北京市相关区域的调整,降低了外商投资电信业务领域的门槛,有助于引进境外优质资源,提供更多样的服务,促进信息通信行业公平竞争;有助于利用外资丰富北京信息通信市场主体,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有助于形成与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相适应的信息通信发展格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及《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材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朱春霞说。
推动文化旅游领域开放发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介绍,《批复》中在北京市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旅行社条例》的有关条款进行了暂时调整。调整这些法规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释放北京“两区”建设政策红利效应,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文旅部等中央部委对北京“两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二是有利于北京“两区”建设中文化旅游领域的开放发展,既促进了与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相适应的高价值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性产业、新兴产业以及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幸福产业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夯实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文化根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旅新消费提质升级增效。
四是有利于扩大消费特别是文旅新消费,增强消费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好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五是有利于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功能定位的实现,促进中外文艺表演团体的交流互鉴,发挥好北京环球度假区带动辐射作用,促进通州大运河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和宋庄艺术小镇等特色小镇错位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
引领设计单位良性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少琼介绍,目前北京市在低风险工程已经实施了缩小审查范围的改革举措:2019年4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布《关于加强我市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优化完善施工图审查管理方式的通知》,明确对于低风险项目不再进行施工图审查。2020年4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布《低风险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保障北京市低风险工程的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构建有效的“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模式,推行对北京市勘察设计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监管,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企业和个人实行信用积分管理。
陈少琼表示,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在全面总结低风险工程取消施工图审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北京市取消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立完善告知承诺制、建筑师负责制、施工图事中事后抽查监管、工程设计保险等配套制度,一方面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简化,另一方面明确并强化设计单位的市场主体作用,激发设计单位的市场活力和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保障建设工程设计质量安全,引领设计单位良性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