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节气话养生:捂好背腹足 养肝补脾胃
2022/2/21 14:42:07 来源:武汉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月19日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空气湿润,不似夏暑天气燥热,也不似冬天寒冷,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博导胡运莲教授提醒市民:雨水时节气温开始回升,但仍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乍暖还寒,养生要点在于调畅肝脏、健脾利湿。原标题:捂好背腹足 养肝补脾胃
2月19日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空气湿润,不似夏暑天气燥热,也不似冬天寒冷,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博导胡运莲教授提醒市民:雨水时节气温开始回升,但仍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乍暖还寒,养生要点在于调畅肝脏、健脾利湿。
“春捂”捂好背腹足,洗头及时吹干
雨水时节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中医有“燥寒冻肉,湿寒入骨”一说,因此“春捂”依然非常重要。一是“寒从脚下起”,二是寒易伤阳,不要过早减冬衣,春捂原则是“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因为这里有“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发生几率;腹部保暖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所谓寒性腹泻就是胃肠型感冒。
对于年老体弱者尽量不用碰冷水,否则湿寒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如果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久之则出现风湿寒性关节痛。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一防感冒,二防湿气进入体内。
肝脾“欢喜冤家”,养肝也要增补脾胃
肝与脾是一对欢喜冤家,常常是肝容易“欺负”脾,一方面春季肝旺,脾就相对弱,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此外由于雨水增多,地湿之气(外湿)渐升,易困脾,因此雨水养生应侧重于调畅肝脏和健脾利湿。
调畅肝脏也就是中医说的“疏肝”:保持心情舒畅即能气血调和;在饮食上少酸(肝之味)微甜(脾之味),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抑肝扶脾,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是为抑肝扶脾;还可以泡一壶合欢花、玫瑰花茶等日常饮用,均有助于调畅肝气。
健脾利湿就是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雨水前后“春捂”也是养脾。在此推荐一款健脾利湿佳品——芡实莲子苡仁粥。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除湿之功效;莲子可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苡仁则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春季别忘养阳,在此特别推荐“摩腹养阳法”,也就是睡前摩腹加提肛。具体方法:睡前仰卧位,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提肛100次,此法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雨水勿“伤春”,保持情绪稳定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黄帝内经》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这个愁忧就是现在说的忧郁,情志忧郁会导致人体气机闭阻,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极为不利。中医说“春属肝”,也就是春气通肝,当春气渐浓时,人的肝气也渐旺,情绪就容易被搅动,因而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性方法:增加户外活动如春游,早睡早起少熬夜,多听音乐陶冶性情,善于倾诉,保持情绪稳定。
记者罗兰 通讯员胡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