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保险业多点发力助企纾困
2022/12/25 12:21:46 来源:金融时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挑战,一系列稳经济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加大金融支持是其中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保险业进一步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挑战,一系列稳经济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加大金融支持是其中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保险业进一步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创新产品助力企业分散风险
今年6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增加保险产品供给,鼓励保险机构针对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特点,积极发展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业务,创新保险产品,丰富企业风险分散渠道。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实体企业渡过难关,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保险机构为支持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推出保险产品或者扩展保险责任70余款,涉及险种包括健康险、意外险、营业中断险、责任险等,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6万亿元;针对承运人、快递员、医护人员、社区一线抗疫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保险保障金额4800余亿元,赔付金额900余万元。
广东银保监局鼓励保险机构结合实际,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提供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加大对物流、餐饮、零售等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其中,全国首个普惠型饮食业综合保险“食都保”累计为1713家次饮食企业提供约14亿元风险保障。今年前10个月,旅行社责任保险提供风险保障76.66亿元,同比增长10.79%。
“中小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较高,一旦受到疫情冲击而被迫停产,不仅导致企业收入下降甚至没有收入,继续支付员工工资也会使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对此,保险公司可以创新开发产品来承保企业因疫情中断营业而遭受的损失,针对工作中员工担心的感染风险,也可以开发相应产品为其解除后顾之忧。”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迅速推出并全面推广“关爱保”专属团体保险保障方案,通过对现有团体意外险产品扩展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身故和伤残责任,保障特殊时期企业项下员工人身安全,助力中小企业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为方便中小企业在特殊时期为其员工购买其他商业性员工福利保险,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推出“员福保”专属方案,通过提供可灵活组合的多重保险保障以及线上无纸化投保、免“面”受理等服务,更好满足中小企业的风险保障需求。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022年6月,保险业累计开发新冠肺炎疫情专属保险及拓展疫情责任产品超过1000个,相关赔付近7亿元。
融资增信为实体经济“输血”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流动紧张问题。确保企业资金链畅通,是金融机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重中之重。在助企纾困的过程中,保险机构通过与银行等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保险的增信分险功能,可以使中小企业更加便利地获得贷款。”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今年6月份发布的《关于发挥保险功能作用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保险服务的倡议书》中提出,鼓励各会员单位扩大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人保财险发挥保险增信和险资直投功能,2022年上半年,帮助2.8万家次中小微实体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或融资金额96.62亿元。太平财险发挥保证保险融资增信作用,帮助企业替代保证金,为9000多家企业释放现金近50亿元,为100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超两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提升融资增信效能助企纾困的过程中,一些保证保险创新业务模式持续落地。
今年8月份,山东省烟台市一家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原材料采购和工资发放困难。在传统贷款转换模式下,该企业要想拿到新贷款至少需要20天。而通过中国人寿财险烟台市中心支公司提供的“提放保”产品服务,该企业仅用3天时间就收到贷款资金。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使从申请到放款的贷款流程时间缩短至3至4天,便利小微企业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资金,极大提升了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效率,而且相较传统“现金过桥”模式,还大幅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转贷成本和经营风险。
据中国人寿财险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1月至10月,该公司通过“政银保”等创新模式,支持1.8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金额超38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此外,还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投标保证、建设工程履约、关税履约、旅游服务质量等保险产品,为建筑、供应链上下游、文化旅游等领域企业缓释保证金超过669亿元,同比增长达91%,其中,通过投标保证保险为投标企业缓释保证金超过363亿元,同比增长258%。
稳外贸护航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稳外贸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达8.6%,其中出口增长11.9%。在这份彰显韧性的成绩单的背后,出口信用保险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出口信用保险在稳外贸政策层面屡被提及。例如,今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规模,鼓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外贸企业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信保累计承保金额超过6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支付赔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6.4%;短期险融资增信保额达1804.9元,同比增长16.1%;服务支持客户17.6万家,同比增长19.2%。
在推动稳外贸的同时,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是保险业助企纾困、助力稳经济的重要方向。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何小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业可以从多个维度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体而言,保险业可以通过提供保险保障,帮助生产企业稳定生产,例如通过发挥农业保险作用保障粮食、生猪等生产。在生产完成后的交通运输和物流环节,保险公司也可通过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业务来发挥保障功能,助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此外,如果在遭受风险损失后能够及时获得保险赔偿,也会增强企业进一步开展生产、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动力。因此,保险业应该加快发展营业中断保险、利润损失保险等业务。”何小伟说。
记者了解到,人保财险积极发挥保险机制作用,推出“安疫保”“安业保”“企惠保”等抗疫系列产品,发展跨境电商保险、海外仓保险,在天津市、上海市等重点口岸城市全面推广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货损险,在山东省、浙江省等地承保市场推广采购贸易出口信用险。
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深入实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以及现代农业等7条重点产业链的协同作用。2022年前11个月,7条链出口险承保金额突破33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转自:金融时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