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赓续稳基业 聚力谋新篇——2022年中国铅锌工业发展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3/2/13 19:10:57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22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超预期的疫情反复、极端高温干旱等因素冲击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2022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超预期的疫情反复、极端高温干旱等因素冲击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铅锌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全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产业运行保持较强韧性全球铅锌工业承压运行
2022年以来,全球性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冲突等造成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紧张,由此带来以欧洲地区为首的电力价格飙升,使得海外铅锌企业生产波动性加剧。
一是矿产量未能如期增长。ILZSG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球铅精矿产量为366.5万吨,同比下降2.1%;锌精矿产量为1024.3万吨,同比下降3.1%。秘鲁、加拿大、葡萄牙等国家部分矿山因资源枯竭、品位下滑、劳动力紧缺、罢工等原因关闭或暂停生产,纳米比亚等国家部分扩建项目暂停,全球主要矿山企业也多数下调了全年的产量计划。
二是冶炼开工受到较大干扰。ILZSG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全球精铅、精锌产量分别为1013.1万吨和1112.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和3.2%。由于生产要素成本的抬升,海外铅锌冶炼能力总体呈稳中趋降的态势,铅冶炼缩减比较明显的是德国、俄罗斯、美国和韩国等国家,锌冶炼产量下滑主要集中在巴西、加拿大、哈萨克斯坦、比利时、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家。
三是消费增长乏力。全球消费摆脱疫情影响持续复苏,直至2022年初,海外消费增速创下新高,但随着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全球消费在2022年下半年转为负增长。据ILZSG数据,2022年1—10月,全球精炼铅、锌消费量为1124.2万吨和1017.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7%和3.2%。主要海外精炼铅、锌消费地区中,欧洲同比分别增长1.6%和下降2.3%,美国同比分别增长0.5%和0.3%,日本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10.6%和下降6.5%,韩国同比分别下降11.3%和1.0%,印度同比分别增长4.9%和1.5%。相比而言,铅消费显现了较强的韧性。
国内行业运行恢复性向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铅锌产业景气指数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运行,且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1—11月,六种精矿金属量613.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铅精矿含铅产量同比下降1.9%;锌精矿含锌产量同比增长4.1%。2022年1—11月,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18.1万吨,比2021年同期增长4.2%。其中,精炼铅产量达706.8万吨,同比增长6.4%;精炼锌产量达618.6万吨,同比增长1.2%。
得益于价格的上涨,铅锌行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体提升,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1—11月,国内铅锌采选及冶炼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3%和6.3%,铅锌采选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4%,铅锌冶炼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就占比而言,2022年1—11月,国内铅锌矿采选营业收入占国内有色金属(不含黄金)采选总营收的29.4%,利润占比达31.5%,是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效益重要的贡献者;铅锌冶炼行业营业收入占国内有色金属(不含黄金)冶炼总营收的12%,冶炼利润占比6.6%。
伴随国内复杂且超预期的经济复苏进程,铅锌消费表现有所分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推算,2022年1—11月,中国精炼铅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4%,精炼锌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7%。据安泰科预测,2022年中国精铅实际消费同比增长0.4%,依赖于2022年前三季度较高的铅蓄电池出口增速,铅消费总体持稳显现韧性。锌消费在基建、房地产等传统消费领域显现出明显的疲弱态势,虽然在储能、钢结构建筑等新赛道有所建树,但体量尚小不足以弥补减量,安泰科预测2022年精锌实际消费同比下降4.9%。
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2022年,全球铅锌市场经历了阶段性、区域性的供需失衡,内外比价从极低水平修复企稳,贸易模式和流向经历了再平衡重塑过程。
从原料端看,2022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铅精矿93.4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16.3%,但银精矿累计进口130.2万吨,同比增长29.5%,对铅原料供应形成重要补充;同期累计进口锌精矿371.6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9.3%,其中11月份单月进口量创下新高。
从冶炼产品贸易看,在价格与供需结构的双重推动下,精炼铅、锌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出口增长。其中,2022年1—11月,精铅累计出口10.1万吨,同比增长12.5%;精锌累计出口8万吨,同比增长约16倍。同期,精锌累计进口量仅7.1万吨,同比减少83.2%,实现净出口0.9万吨,预计随着国内锌冶炼产能的扩张以及消费增速放缓,贸易结构或将发生转折性变化。
从下游产品贸易看,2022年1—11月,铅蓄电池出口量为1.9亿只,同比增长10.3%,但2022年下半年铅蓄电池出口呈逐月下降态势。此外,镀锌板、锌电池在2022年1—11月累计出口同比下降18.8%、4.0%。
铅锌价格筑底回稳
2022年以来,海外需求持续较好,市场信心较足,铅锌价格在历史高位附近波动,并在2022年3月8日LME镍期货事件推动下,锌价再次刷新上市以来新高,达到4896美元/吨,铅价刷新近十年新高,达到2700美元/吨。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以及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升温压力下,铅锌价格在下半年重心下移,筑底回稳。2022年,LME三个月期铅和期锌均价分别为2148美元/吨和3442美元/吨,同比分别为下跌1.9%和上涨16.7%;SHFE主力合约期铅和期锌均价分别为15302元/吨和24924元/吨,同比分别上涨0.1%和18.3%。
总体而言,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走势类似,在政策对冲和内生韧性的基础上,全年铅锌行业呈现弱企稳态势,在略显放缓的行业发展步伐中,产业基础进一步稳固夯实。
行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头雁效应不断增强
中国铅锌产消规模已连续20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内前十大铅、锌冶炼企业产量占比达到44%和48%,与铜、铝产业集中度的差距在缩小。近年来,通过产业间、上下游兼并重组、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铅锌企业。其中,2021年中国铜业和紫金矿业的铅锌矿山生产规模已跻身全球前五名,豫光金铅、中国铜业、陕西有色等企业的铅锌冶炼产能均超过60万吨,全球铅锌矿产前十大企业中国占3家,十大铅冶炼企业中国占7家,十大锌冶炼企业中国占4家。
此外,通过积极探索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的专业化资产整合,国企和民企之间以资本为纽带的混改型整合,铅锌行业具有竞争力的排头兵企业和贸易链链长也逐步崭露头角,在提高行业国际影响力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创新与绿色发展成绩斐然
在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中,铅锌行业获得相关技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其中,凡口铅锌矿基于智能分选与高效充填的无尾矿山关键技术与应用、铅冶炼协同处理锌渣关键技术与装备、基于源头阻断的复杂闪锌矿富氧浸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废铅蓄电池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关键装备及应用、湿法炼锌铁矾渣梯级处理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中国恩菲与驰宏锌锗联合申报的“复杂低品位氧化矿及锌浸出渣高效协同综合回收技术”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秀奖,为有色行业唯一获奖项目。
2022年,彝良驰宏、凡口铅锌矿等4家铅锌矿业企业,兴安银铅、兴安铜锌等4家铅锌冶炼企业达到工信部铅锌行业规范条件要求。陕西锌业有限公司、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智能中心项目(一期)成功投运,依靠“中国制造”助推国企发展,为铅锌冶炼行业树立又一示范型智能工厂和现代产业典范;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挂牌成立,为高端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和创新要素支持;陕西锌业与西安交大材料学院联合挂牌成立了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锌基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成为助力陕西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研发平台。
“双循环”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2022年以来,国内多地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打造采、选、冶、加产业集群“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模式,推动国内铅锌资源自给能力的提升。备受瞩目的世界级超大型铅锌矿、亚洲第一大铅锌矿——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项目启动了探矿权出让流程;贵州赫章县猪拱塘特大型高品位铅锌矿采选项目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4年内形成6000吨/天矿石采选能力;2022年4月,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总部正式全面运营,标志着该公司上市工作已步入实质运营快车道,未来或将成为西北地区铅锌资源整合的又一生力军。随着两个超特大铅锌采选项目投建及越来越多的资源整合主体发挥作用,预计到2025年前后,国内铅锌资源保障能力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中资企业持续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范围。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和安泰科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我国主要企业境外投资获得铅锌权益资源量约6900万吨,在蒙古、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厄立特里亚、秘鲁等国家建成投产的铅锌金属产能约80万吨,为维护我国铅锌资源供应链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
2022年,铅锌行业企业在积极探索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跨领域战略合作优势互补、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产业链延链补链上呈现了多元化发展局面。
骨干企业瞄准高端市场提升附加值,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022年,云锡文山锌铟冶炼首批YT牌压铸锌合金锭进入锌合金市场,标志着该公司锌产业链延伸布局迈出新步伐;株冶99.997%高品质锌锭实现稳产高产,代表着行业更高的工艺技术、精细操作和管理水平;白银集团与兰石中科纳米公司合作的5000吨/年纳米氧化锌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此外,越来越多的冶炼企业开始关注和探索应用于海洋防腐、红外探测等领域高端铅锌材料的产业化生产。
依托于铅锌冶炼原料适应性强的优势,行业高效集约发展特征凸显,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2022年,中金岭南正式接管东营方圆,标志着中金岭南正式由一家铅锌全产业链企业转变为铜铅锌多金属国际化全产业链资源公司;株冶集团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水口山有色股权,正式成为一家集采、选、冶、加、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金利集团、济源万洋作为国内主要铅冶炼企业,先后开启了铅基多金属固废协同强化冶炼产业化示范项目、锌基材料绿色智造项目;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陕西锌业锌冶炼废渣综合回收贵金属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进入稳定运行,西部矿业所属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青海省级危废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填补青海冶炼危废渣综合回收领域的技术空白。
应用新赛道斩获阶段性成果
2022年,新能源体系建设加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铅锌行业适应新时代绿色储能产品需求,紧抓储能产业高速发展机遇,铅基、锌基电池产业化取得突破进展。昆工科技依托于全球首创的高效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建设了国内外首条年产1GWh大容量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的产业化生产线;天能股份与长兴太湖能谷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建3GWh铅炭电池储能电站;超威集团联手吉电股份打造的首个铅碳类“百兆瓦时”用户侧储能项目一期工程一次性并网成功。
新型锌基材料应用也取得了突破。铜冠池州公司依托于与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联合成立的锌合金研究实验室,成功研发的锌合金建筑瓦片,已在仿古建筑、寺庙及亭台楼阁等场景使用,弥补了传统琉璃材质瓦片易碎、使用年限短等缺点;正在加紧研制推广的医用可降解锌合金、锌镍等金属合金,或将填补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促进金属基生物材料广泛应用。
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投资热度依旧不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在构成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的9项指标中,铅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持续位于“偏热”区间运行。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掌握的情况来看,近两年,国内有一些大型冶炼项目建设和投产,包括新疆紫金锌业10万吨常规湿法项目、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金利集团铅基多金属及15万吨高纯锌项目、南方有色30万吨氧压浸出项目、云铜锌业15万吨搬迁项目等。初步统计,2023—2025年,国内仍将有分别超过百万吨铅、锌冶炼产能投建,在国内消费即将触顶的背景下,冶炼端投资热度不减,也为铅锌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巨大压力。
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资源安全不断受到挑战
不同于新能源战略金属的投资热潮,近年来,全球铅锌资源的勘探投入和开采热度有所下降,全球资源储量及矿山生产量都进入了平台徘徊期。当前,全球矿业格局重构,资源所在国的产业链本土化进程加快,各国均在寻求途径降低资源对外依赖程度。2022年,美国首次将锌列入关键矿产清单,加拿大等国将提高外国国企从该国获得关键矿产的交易难度,这意味着未来从国外稳定获取资源的难度在上升。而我国在产铅锌矿山资源日益贫化,开采深度越来越深,矿山开发难度上升,周边部资源接续能力不足,环保、税收负担加重等,限制了铅锌采选能力的提升。对内外兼修保障资源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双碳”目标锻造产业发展新机遇
在全球能源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产业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破解困境创造了新机遇。如《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铅锌行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其中,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要防范铅锌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加快建立防范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化、法治化长效机制;在加强低碳技术攻关方面,提出了开展氨法炼锌性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在节能低碳技术重点方向上,提出重点推进锌精矿大型焙烧技术、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以底吹为基础的富氧熔池熔炼技术等多项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另外,《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等一系列配套指导方案也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2022年,《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正式实施,破解了多年来困扰再生铅行业发展的痛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再生资源增值税税收链条不完整的问题。
融合与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在协同发展方面,铅锌冶炼原料适应性强,是有色行业高效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强化产业协同耦合是未来重点方向,包括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与铅锌行业耦合。同时环保绩效差、能效水平低、工艺落后的产能将在政策指引下加快退出,为铅锌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在应用领域方面,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铅锌在传统电池、钢材防腐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碳”目标对材料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绿色低碳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地下管廊等钢铁行业高质量应用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领域,风力、光伏、水电等绿色能源储能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都将给铅锌材料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铅锌作为重要基础原材料的产品附加值也将随之提升。
凝心聚力开创新篇章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变局进入结构性深度演变的加速期,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至关重要。铅锌行业发展根基稳固,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再平衡的新时期,站在新时期的十字路口,铅锌行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抓住产业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积极破局谋变,识别和预判风险,力争在新时期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一是加快实现铅锌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严控产能总量,抑制产能盲目扩张;推动铅锌行业企业集中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发挥铅锌冶炼的载体作用,强化和畅通与区域经济圈内能源、钢铁、化工、环保等领域耦合,实现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及固废资源循环衔接。
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和现有矿山深边部找矿力度,抓住矿业政策“松绑”的窗口期,增储上产提升自给能力;加强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完善回收体系,提升循环利用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矿业开发和深度合作,适时调整贸易政策,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推动构建国际铅锌产业命运共同体。
三是抓住储能产业高速发展机遇,适应新时代绿色储能产品需求,开展上下游产学研用联合,研发满足需求的低成本铅锌高端材料,通过新产品开发、推广及商业模式创新,将铅锌金属低成本绿色载能材料的特性进一步放大。(作者:夏丛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副处长)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