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汇上海,破局AI时代知识产权职业价值新挑战
2025/3/29 22:00:17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聚势全球智库,瞰见未来方向。3月27日,“AI新时代下知识产权职业变局与能力重构”主题沙龙在上海举行。3小时圆桌对话,近30位学术、法律、创新行业的专业精英深度共探——智能技术应用元年,知识产权全链条参与者的角色转型与挑战。聚势全球智库,瞰见未来方向。3月27日,“AI新时代下知识产权职业变局与能力重构”主题沙龙在上海举行。3小时圆桌对话,近30位学术、法律、创新行业的专业精英深度共探——智能技术应用元年,知识产权全链条参与者的角色转型与挑战。本次活动由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东方知识产权俱乐部联合举办,获得了IPRdaily、亚洲知识产权人才盛典的大力支持。
根据WIPO数据显示,AI技术已经渗透至知识产权服务价值链超60%的环节,可以合理预见,创新活动将从单一人类主体创新向“人类+机器”二元协同创新,甚至“人类独立创新+人机结合创新+机器独立创新”三元融合格局演变。
当下颠覆性革命虽还未完全来临,但端倪已露。来自上海大学、天合光能、理想汽车、上海稊米汽车、精创电气、六晶科技、萧雅生物、伊顿公司、杜邦、汇禾医疗、大陆集团、昕原半导体、美的集团、上海ABB工程、神秘嘉宾等知名校企和部分知名律师(排名不分先后)齐聚一堂、同场论道,通过一场激发潜能的思想风暴,为知识产权人才职业发展与能力重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职业能力跨越升级提供前瞻指导和宝贵思路。
3小时圆桌对话,AI驱动职业跃迁
开场致辞环节,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轮值主席、深圳市天策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国先生简单讲述了名企沙龙的历史与价值观,与东方知识产权俱乐部的深厚渊源和深厚友谊,以及名企沙龙成立近20年来,终于走进了上海这个工业、经济与人文大都市,圆了近20年的沙龙梦想!
胡海国院长又从多方面阐述了保持学习力和追赶AI发展潮流的紧迫感、必要性,并表示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会持续优化合作,搭建极具价值的交流平台,助力知识产权行业人士、法律与服务机构从业者、创新人才找到新的价值引擎,把握抢占智能化转型先机。
神秘嘉宾为本次沙龙参会者带来了AI发展历史、AI发展机遇、AI法律规范、AI应用问题等深层次的讲解,让参会者享受到了一场AI思想上的盛宴。
活动中,与会嘉宾们认为,80%的低端低价值工作替代性强,剩余涉及侵权预判、争议解决、商业策略、技术许可谈判等20%领域是建立竞争壁垒、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空间。AI可能导致知识产权行业人员结构调整,普通专利工程师需要考量向“创新价值架构师”进阶的职业路径,基础性确权岗位需求呈现收缩态势,特别是涉外业务,翻译岗位会受到猛烈冲击。
嘉宾们以自身经验为出发点,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部分嘉宾也从合规管理方面的角度分享了企业应对AI发展与挑战所采取的措施和经验。
胡海国院长认为,随着AI工具的广泛应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既要面对效率提升、工作模式、组织调整等各方面的挑战,又要解决各类AI大模型对数据隐私、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等合规方面的问题。AI无约束发展与传统法律框架适配失衡,导致数据霸权、数据正义、创新扼杀、恶性竞争等系列负面问题。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袁真富院长谈到,AI技术的普及可能催生新型竞争手段——“数据污染战”。技术发展非但没能解放人力,反而衍生出对抗数据投毒、培训管理者认知偏差等新型工作负荷和工作岗位。员工可以挖掘数据应对能力的增量价值,既满足市场刚需,又开辟创收新路径。袁院长的分享成功地让与会嘉宾从AI应用导致行业与职业的“悲观者”转变成了新职业、新思维的“乐观者”,掀起了本次沙龙活动的小高潮。
最后,沙龙还探讨了AI的“双刃剑”效应,新技术大大提升专利检索、技术分析流程效率的同时,其生成内容的可靠性与合规性仍存隐忧,需建立人工核验机制。
这次相聚不仅带来了思维共振,也让每位参与者辨证对话中洞见未来希望,技术迭代的本质绝非冰冷的全面替代,更多淘汰的是陈旧的技能、固化的岗位形态及抗拒变革的思维定式,与其被动内耗不如用进取的姿态对准时代节奏,“有为才有位”。
名企沙龙愿作破局者的同行者,为各位同仁打通职业通道,推动上下游产业合作,共担技术变革的阵痛,共迎人机协同的新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