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多晶硅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足30%
2014/2/21 10:56:5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国内多晶硅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足30%一场光伏行业的激战正此消彼长甚嚣尘上。仅仅几天时间,在中国公布了对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之后,美国近日宣布再次对华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
苏州市乐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陈新庆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无法阻挡欧美对我们的‘双反’与制裁。”目前来看,相对于美国第一轮双反,中国光伏企业还比较淡定。而多晶硅企业更希望将太阳能级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以“扼制进口多晶硅的恶意倾销行为”。
消除恶意倾销
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这是继2011年美国对华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后,再次由SolarWorld公司挑起的第二轮“双反”调查。而几天前,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公告了我国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随后于1月24日公布了对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倾销,中国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事实上,多晶硅材料价格主动权则完全掌握在海外垄断巨头手中。
有消息称,相关企业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太阳能级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一家多晶硅企业高管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说,我国多晶硅进口一直主要采取一般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进口多晶硅加工成为光伏产品出口的贸易行为主要是2012年下半年商务部公布对美国、韩国、欧盟多晶硅“双反”立案调查之后,进口企业意在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进口多晶硅原料时不征收进口环节税,而实行海关监管保税,出口光伏制成品时也不再征收增值税。“如允许多晶硅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在多晶硅‘双反’裁定后,就无法对此类贸易项下的进口征收惩罚性关税,无法扼制进口多晶硅的恶意倾销行为。”上述高管表示。
光伏行业受益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报告显示,历经2011—2012年多晶硅光伏价格快速下跌之后,国内多晶硅光伏企业陷入大规模停产的境地。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上半年,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为43家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即有86%企业已经停产。国内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也仅有2家仍在维持生产,且产能利用率也大幅下降;如果考虑已经关停的企业,国内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30%。
“如果中国多晶硅产业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运营状况回到正常水平,已经停产的规模企业必将重新开工。”上述高管如是说。“如果扼制了进口多晶硅的低价冲击,市场回归理性,光这些优质产能就足够供应下游企业每年24GW以上的原料需求。”上述高管还表示,同时,挡住进口多晶硅的冲击,国内优质的多晶硅企业开足生产,以国内龙头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可以将多晶硅价格保持在20多美元/公斤的水平。
正信集团新闻发言人李倩表示,光伏组件的成本,50%—60%来自硅材料的成本,材料成本的降低带动发电成本的降低,因此材料对于光伏行业未来也是很重要的。陈新庆解释称,“现在光伏电站的回报周期特别长,且投入的资金比较庞大。而目前组件成本将持续降低,而成本的控制肯定是直指源头———包括多晶硅。因此,多晶硅可以反弹,但是一直涨价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