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萧山企业陷入互保生死考验
2014/4/21 11:27: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杭州萧山企业陷入互保生死考验【秒读】
杭州萧山不少企业因为涉及互保遭遇金融困境,资金链明显趋紧,民企重镇沦为“信贷危险区”。
目前萧山资金密集型企业比较多,互保企业比较多,对银行的贷款需求量比较大。一旦出现资金链风险,互保企业就会相互影响,容易产生地区性经济问题。
当地政府已经警示银行不要收贷抽贷,银行能否积极配合,成为企业解开资金链的关键。
杭州经济强区萧山的民企危机正在升级。
在经历了之前的高利贷崩盘、各种老板跑路之后,如今正在通过企业之间的互保而将更多的企业、行业和银行卷进来。
近日有媒体称,浙江不少大企业“批量死亡”,类似萧山这样的民企重镇沦为“信贷危险区”,多家民企遭遇来自银行的抽贷、压贷压力。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今日报道称,目前萧山风险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化纤和钢结构两大行业。在萧山第一圈互保企业中,除建杰化纤、中信钢构2家企业外,受牵连的百强企业有7家,其中5家具有资金压力;在第二圈互保企业中,牵连的有十二三家百强企业。
据了解,为了化解和防范风险,当地政府已经向银行喊话,警示银行不要抽贷。
互保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所谓“互保”,就是指互相担保,也就是企业之间对等为对方保证贷款,当对方还不出钱时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在浙江,企业间互保形式的借贷或担保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自2006年年初到2012年3月的6年时间里,互保贷款在浙江经历了一段堪称“狂飙突进”的飞速发展期。而随着互保贷款所牵涉的企业数量和资金规模屡攀新高,这一融资工具制度设计中的某些缺陷也被快速放大。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互保乱象也随之出现。
2012年春节过后,萧山就曾有多家民企因为互保导致资金链断裂和企业破产倒闭,当时也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然而,今年这次的互保危机,似乎比上次要更加严重,在互保传染、银行收贷下,连一些骨干民企资金链都明显趋紧,面临巨大的生死考验。
作为杭州制造业的主要“后花园”,当前萧山已形成纺织化纤、机械汽配、服装羽绒、钢构网架、精细化工和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基地,据报道,纺织化纤和钢结构两大行业成为萧山出险企业的重灾区。
纺织化纤是萧山第一大产业。2年前,一家萧山化纤企业倒闭,影响到互保企业建杰化纤,进而涉及到5家互保企业,第一圈6家互保企业涉及银行贷款30多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有知情人士称,一家名为中信钢构的企业已经倒闭,涉及互保企业4家、贷款12亿元。另外受天生钢构倒闭影响,现在萧山还有一家钢构企业比较危险。
杭州市萧山区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萧山区化解办”)主任李如江说,在萧山第一圈互保企业中,除建杰化纤、中信钢构2家企业外,受牵连的百强企业有7家,其中5家具有资金压力;在第二圈互保企业中,牵连的有十二三家百强企业。“目前,第一圈互保企业状况还是好的,但前提是银行不要收它们的贷款。”
尽管不少企业因为涉及互保遭遇金融困境,李如江仍表示,个别企业确实存在风险,但萧山“百强企业批量死亡,那倒是没有的”。
企业忧虑银行收贷抽贷 政府警示银行
“铁索连舟”本是互保制度设计的初衷,怎么反而成了“火烧连营”的导火索?
究其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个别企业出险,是由企业过度扩张、全球市场逆转、银行收贷抽贷等多方原因夹击造成的。”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萧山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旨在培育大企业。然而,在“4万亿”刺激政策下,一些萧山企业产能扩张过快。许多老板利用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加大产能扩张,投资房地产等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下,资金来源更多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率攀高,“拉郎配”式的互保链急剧膨胀。
据悉,前几年,银行信贷政策太宽松,民企获取贷款相对容易,但如今,银行一看贷款有风险就急忙收贷,而企业又往往涉及多家银行贷款,银行不愿意承受损失,都要抢先收回贷款,以免后收的时候企业无力偿还。
事实上,互保模式的最大风险在于它是环环相扣的,一环断,环环断。一家企业出事,很有可能影响与它相关联的一系列互保企业。第一圈互保企业有了风险,就会向第二圈、第三圈互保企业蔓延。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互保链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风险会向农业、服务业蔓延。从整个面上看,已变成萧山的区域性经济风险,不单单是工业企业的问题”。
面对民营企业频频爆发由互保引发的银行抽贷收贷事件,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开始出台指导意见,并向银行喊话。
今年农历正月,萧山成立了萧山区化解办,抽调20余个区级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代表区委、区政府全权处置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
2月14日,萧山区委办、区府办印发《关于化解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首个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优胜劣汰,分类指导,分块处置,对经营良好的企业要鼓励发展,对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要积极扶持,对产能严重过剩、无法救助的企业要积极破产清算”。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一位萧山区化解办的主要领导说,“现在政府开会,叫银行不要抽贷,谁抽贷就要通报谁”,他表示,对继续抽贷的银行,萧山还会收回存在该行的存款、养老保险资金等。
对于当前浙江面临的企业危局,长三角区域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陈建军认为,
出险企业该倒的倒,该救的救,政府不能一味地都去救,他指出,在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阵痛、区域经济震荡下,政府应该真正面对现实,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大规模培训产业工人,发展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还有经济学专家建议,应该思考如何完善互保制度,比如建立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出台风险防范细则;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鼓励股权融资、直接融资,防止牵一发而动全身。(腾讯财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