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建国: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给出河南发展“新方法论”
2022/1/31 18:08:57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会上作题为《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会上作题为《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强调,河南在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上迈出坚实步伐,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整体来看,报告贯穿着对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谋篇布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阶段河南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历史使命等系列重大课题。
具体来看,报告既深入分析、科学研判河南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了河南省委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解决问题的强烈使命担当;又站位高、谋划深、举措实,把新时代“新”在哪里、现代化强省“强”在哪里、高质量发展“高”在哪里、人民美好生活“美”在哪里、全面从严治党“严”在哪里等重大问题逐一研判、科学作答。
这场党代会报告完整给出河南发展“新方法论”。为什么说是“完整给出”呢?
9月7日,河南召开省委工作会议。在这场会议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做到“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大力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等一系列重大要求。
这场会议给出了河南发展“新方法论”的主脉络和四梁八柱,为河南“十四五”发展奠定了根本性的思想基础、发展方向、战略重点。
以本次会议为开端,河南正式“重启”入局,拉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新征程“换道领跑”大幕。随后,一系列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重大决策相继推出,河南开启了全方位推进、系统性重塑的新征程。
这包括,开展“墩苗育苗”计划,让年轻人经风雨、长本领、见世面,这是着眼未来30年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建设“嵩山”“神农”“黄河”三家省实验室,全面重塑河南实验室体系,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启动实施,这是关乎河南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关键所在;强调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特别是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等,这是筑牢发展基石的重大部署;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三个一批”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实施,推出河南版“双长制”,明确重点发展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等,这是为现代化河南建设不断夯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的关键所在;……
本次党代会前,河南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共识已经形成,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势能已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而报告在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完整给出了河南发展“新方法论”。
这套河南发展“新方法论”,重构重塑变革了哪些关键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首先,报告系统性地重塑了河南发展的新蓝图和目标,呈现出节点化、指标化、项目化的新特点。
报告在描绘河南发展新蓝图时,节点清晰,“五个基本建成”“五个显著提高”的具体要求,在紧贴河南发展实际同时,前瞻30年、谋划15年、立足5年,统筹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分阶段描绘了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宏伟目标。而在实现路径方面,报告也做出了具体明确的安排,“十大战略”是现代化河南的战略抓手,更是具体操作的推手,报告给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全链条战略安排,阐明了未来发展路径。更为关键的是,报告在给出目标、战略、路径时,把战略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从而尽可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其次,报告系统性地重构了河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报告在赋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新使命、新任务的同时,还通过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支持大别山、太行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明确了区域发展新定位、新要求,有利于各地找准主攻方向,实现错位发展、竞相发展。
这里重点说说系统性重构的四大板块。
对于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商丘、周口在区域位置上,均属于长三角与中原融合发展的最前沿,也是河南“东进”开放的桥头堡,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愈发成为两地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关键。
两地还从这种区域优势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综合优势。比如,商丘的优势是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周口的优势则是特殊区位优势、超大人口的市场规模优势、“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综合优势等。可以预见,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河南东进开放的规模和质量,打通、拓宽、加深长三角与中原融合发展的通道、方式、空间和可能,进一步放大河南在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过程中关键节点的重大作用。
对于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安阳、鹤壁、濮阳地处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连接地带,在发展定位上,均把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豫北、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等作为关键所在,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
三地在各自市域经济,以及各自市域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上,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比如,濮阳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及制品、生物基新材料“三大三专”接续替代产业体系等,但在跨区域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上,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后续有着极大的推进提高空间。
接下来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完善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工作机制,推动三地在规划衔接、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改革创新等方面合作,从规划、布局等导向上,做好引导部署,从机制体制上,为协调发展做好支撑;从产业上,一方面要做好市域之间、园区之间在产业链、要素链、人才链、创新链、制度链的深度融合贯通,逐步建立三地之间圈层式、轴带式空间发展模式等。
在落地节奏上,可先通过设立试点、先行区,来充分发挥探索、试验,以及后续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经验模式,再全面推广展开。
对于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首先这个新提法更加明确突出了“转型创新发展”的主题。这既直指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最大短板:城市发展能级总体偏低,产业产业发展总体不足,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不突出,是对三门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的进一步升级,也在区域层面统筹了济源建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发展路径。
这个新提法,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包括处理好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内部三地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需要完善、细化洛阳与三门峡、济源的联动发展措施,提升产业承载力和带动能力;处理好洛阳与郑州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强化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联动,推动洛巩、荥巩产业带相互贯通,协同集聚和共享科创资源;从更大的层面上,处理好协力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关系等。
对于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别是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这是建设现代化河南新征程赋予南阳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责任。
豫南三地叠加着一系列重大优势、发展势能,包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通道和链接。
再次,报告对于创新进行了全链重构,从逻辑到载体,从生态到配套,从团队到文化,进行了全领域、全过程、全周期的深度重构。
报告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强调要走好创新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要把创新契合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加快形成国家创新高地。
这其中,包括创新载体平台的打造。比如,以许昌为例,在载体平台方面,过去一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7家,其中许继集团智能充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许昌智慧信息产业园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德通混凝土技术研究院等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二字一直是许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词。也包括打造创新生态中的制度创新。比如,以濮阳市为例,濮阳正在通过包括”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制“等一系列的机制,通过党政齐抓的机制,最终实现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通过率先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等,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还包括围绕产业、项目服务的干部作风优化。比如,以南阳市为例,包括出台《南阳市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22条措施》《南阳市”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处理办法(试行)》,以及最重要的《南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强调要聚焦”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完善体制机制,严格考评奖惩,加强结果运用,以市场主体评价倒逼政务服务水平提升。
河南将会全链重构创新,推动建立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通道,加快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转变,从”科技综改“向”全面创新“跃升,最终打造以高端化产业、高层次载体、高水平人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体系。
最后,报告系统性地重塑了数字、人才、营商环境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并通过系统思维等方式,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加速融合。
报告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依据新的要素禀赋的变化,重新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在新一轮的要素配置和再配置过程中,培育河南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这其中,就包括关键的数据要素。
报告强调,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牵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所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指向的是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换句话说,这个核心产业指的是,数字经济中与产业融合、联系最紧密、最关键、最有引领和带动力的部分,一方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通过数智来赋能、引领整个现代产业体系的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作为新基础设施中的数字环节和通道,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最底层和最基石的”干道“和”载体“。
重构数字要素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对于河南来说,下一步围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一方面需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网络体系建设,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持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增强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等供给能力,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筑制造业数字化坚实基础;同时加快培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商,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度。
重构数字要素还包括推动开展数据价值化试点。这点对于河南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方面,价值化的数据要素将推动河南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发生深刻变革与优化重组,赋予数字经济强大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数据价值化直接驱动河南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而报告对数字要素的强调,其实在河南一些地市已经得到了践行。比如周口近期发展最瞩目的亮点,正是对数字要素的强调,而且这种强调的力度,是河南地市中的”最高级“。
周口对数字赋能的强调,主要指向以数字变革带动产业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抓手,通过数字赋能产业升级的同时,也通过数字经济来开辟新出产业空间和可能。
这其中,还包括营商环境的要素。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
这意味着河南迈入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阶段,对营商环境的重视来到新的高度,构建制度型开放的体系和生态将愈发完善,这也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市场巨大潜力,从法律和制度、组织和保障、信心和决心等多个层面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也指向了河南实现”两个确保“大局中营商环境的短板和不足:当下河南高质量跨越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创新意识、担当精神、能力素质亟待增强等短板。
这还将为河南招商引资和项目为王理念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哪里投资环境好,哪里就是投资的热土。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于招商引资来说,必须保持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政策,服务好企业。(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