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亿职场人的健康管理新场景,海德承医给出企业医务室标准化方案
2023/7/13 13:23:32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9年10月21日,全国爱国办、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和《健康企业建设规范(试行)》。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开始设立组织内部的医务室,70、80年代国营单位标配的医务室又悄然回到了今天职场人的身边?2019年10月21日,全国爱国办、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和《健康企业建设规范(试行)》。
“通知”是切实有效落实维护员工健康的主体责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政策指引;“规范”则鼓励企业可依照有关标准设立医务室或紧急救援站,提供医疗急救以及健康管理等服务。
于是,曾经一度消声灭迹的企业医务室在事业单位、国企民企和跨国公司纷纷“回归”。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政策所驱,也更是企业与员工的真实需求所致。
企业自建医务室是发生紧急事故或疾病发作的第一道健康防线,还可进行职业病防治,帮助改善职工亚健康状态,降低职工发病率,从而减少企业医疗支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与曾经国营单位标配的企业医务室有所不同,新时期的企业医务室还是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的重要一环,是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外延的一种新形态。因此,它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价值内涵。
一、分级诊疗的体系外延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就业人口为7.33亿人,占总人口约1/2。而大部分劳动者的职业生涯超过其生命周期的1/2,也因此这两个“1/2”决定了职工健康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工作场所接触各类危害因素引发的职业健康问题日渐受到重视,同时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层出不穷,各种职场和社会压力所导致的生理心理问题,成为公司企业应对职业健康的新挑战。
但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的主动管理,又是个复杂且专业的投入项,新时代的企业医务室也必须顺应时代特征来谋定发展,从“一盘棋”的大视角来考虑问题。
医疗卫生服务重在“强基层”,新医改后国家也通过施行分级诊疗制度等以促进医疗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尤其是对底子薄弱的基层医疗有更多资源倾斜。这些年,分级诊疗制度不断贯彻落实,让居民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从现实情况来看,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对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明显。但一个问题是基层医疗过去更多关注的是老幼两端群体,职场人群覆盖却是个“盲区”。绝大部分社区医院、社区门诊的上下班时间几乎与职场人同步,所以很少有职场人跑去社区医院问诊看病。
过去,企业对员工的健康关注最多的是安排员工健康体检,福利稍好一些的公司还会在体检基础上增加补充医疗险等商业保险,或者设有健身房等设施。
但如今这些零散的健康福利已难以有效满足员工越来越差异化的健康需求,三年疫情又激发了公众对于健康管理的空前关注。所以,设立企业医务室是职场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最佳场景,也是分级诊疗在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的体系外延。
二、职场健康的刚需满足
回到需求端,企业开设医务室是基于两方面的内在需求。
首先就是职场人主动健康管理的需求日渐高涨。工作给职场人群带来生活保障、成就感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与此同时,睡眠不足、压力大、心理焦虑、工作强度和业绩压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场人的身心健康。
在美世中国汇编的《2022中国企业健康管理报告》及《2022中国职场员工健康风险报告》中的数据显示,65%的员工自述生理健康状况影响到了正常工作和活动,56%的员工参加调研前四周内发生过疼痛或其他身体不适,44%的员工参加调研前四周内存在心理感受不良。
而来自光华博斯特的“2021年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显示:70%中国人存在过劳死危险,76%白领亚健康,20%患慢性病……
企业员工急需要健康管理的干预,在员工身边的医务室无疑是一种便利的选择。
对于企业而言,优化福利、降低医疗服务保障成本,同样也是一种“刚需”。
医院人满为患、想约的专家号迟迟约不到、看病排队等待时间长、看诊时间与见客户时间冲突。种种就医现状让职场人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医院排队看病,对于一些小病小痛,他们选择隐忍或硬扛。长此以往,必将给职场人带来重大健康隐患,也将造成企业医疗成本的增加。
在这样矛盾的健康需求下,由工作场所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显得尤为有必要。相比于医院,企业医务室可以就近看病,节约时间,而且可以让小病及时得到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三、企业自建医务室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虽然很多企业开始在内部筹建医务室、健康小屋等,为员工提供健康关怀福利,但在建设和实际运营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发挥出预期中的作用。
企业医务室的建立实在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在每个阶段上都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企业往往不懂医务室的申办流程,需要准备繁杂的资料与手续,同时又面临审批时间过长,预算资金不足等问题,让企业医务室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
企业医务室核心的服务提供方是医护人员,但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没有招聘医生的专业经验,往往很难招到适合的医生。而对医护人员的管理规范与考核标准,企业又无法从医护专业的角度去设定,导致医务室的管理运营不善。
因此,新时代的企业医务室不能简单照搬过去的医务室模式,它必须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第三方服务,以补齐短板,避免踩坑。
事实上,随着企业医务室建设的需求增强,加之政府亦出台相关产业政策进行引导(如在《健康企业建设规范(试行)》中就明确提出,健康企业建设可委托专业机构),而提供企业医务室专业建设和运营的第三方服务商也陆续出现。
这些服务商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体检机构和医疗服务运营机构,他们对于企业和职工的健康管理本就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帮助企业建设运营医务室自然成为这些机构深度绑定企业健康管理服务的抓手。
2014年起,深圳海德健康管理公司就开始承接企业医务室的建设运营工作,并以此建立海德承医专业品牌,成为腾讯、华润等世界500强企业医务室的合作伙伴。
在帮助企业建设运营医务室的过程中,海德承医发现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层级的员工的健康管理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散,加上各种职业病和如肩颈、腰椎、关节,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实际上企业医务室所承载的内容非常多。
基于多层次的需求要在企业医务室实现基本保障,服务商会为企业医务室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以海德承医为例,其将企业医务室建设的前中后期和日常运营,每一个阶段或者环节,都有相应的一套执行标准。
比如,在医务室建设前期,从经营资质的办理、场地规划设计、医疗废物处理,到医疗器械及药品的采购与储存等等,诸多方面企业都需要有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协助建设,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企业医务室的基本配置(海德承医提供)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海德承医设计了“云医务室”、“轻医务室”、“标准化企业医务室”、“企业医务室+”四种模式,让不同规模、不同预算、不同需求的企业医务室均能落地实施。
在解决企业医疗室核心服务主体的问题上,实际上企业大可不必自己去招聘医生,如海德这样长期在医疗服务运营管理领域深耕的服务商,国内三甲医院和医生医护资源自然是非常充盈的。
服务商一方面是熟悉企业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也对医生的专业度、责任心、经验丰富程度非常熟悉,因此很容易为企业医务室配置到合适的驻场医生,同时也能保障企业医务室不会因驻场医生的离职、请假等问题而无法持续运营。
对于驻场医护人员的考核、培训、晋升等等问题,海德承医本身就是“自带体系”的,只需要与企业方做好评价对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企业及员工满意度等综合考察,以周为单位做工作指南,以月为单位进行工作评定,自然就能展开。
而在医务室运营上,一般会建立由项目负责人、项目客服主管、外联组、质控部等组成的项目责任制度,以年为单位制定企业医务室服务计划,定期沟通汇报工作。
在医务室的服务多样性上,除了由驻场医生为员工提供工伤、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看诊服务,还链接三甲医院医生,提供就医协助、急救培训、健康宣传及主题讲座、中医理疗、体检报告解读、心理咨询等多项服务,还可配置AED、救护车等。
如果发生重大疾病或其他企业医务室无法解决的突发意外,需要及时与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对接,安排员工及时转诊、住院、手术等,这也是考验企业医务室运营管理的关键。
总之,如今企业医务室的服务内容在丰富度、专业度、覆盖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在服务的纵深上与医疗体系进行深度接驳,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体系的一部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