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产业链上游走出“冰封期”出现量价回升
2014/3/13 11:29:4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光伏产业链上游走出“冰封期”出现量价回升位于光伏中上游的光伏组件和多晶硅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产能过剩饱受质疑。前两年行业萧条时,因没有订单或售价低于成本,甚至一些光伏上游企业被迫停工。而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光伏电站的建设迎来热潮,光伏行业明显回暖,上游产业链也正在走出“冰封期”,开始出现量价回升的复苏景象。
多晶硅价格猛涨
光伏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出现了一波快速上涨。这一轮涨价从2013年12月份开始显现,据数据统计,二级原料多晶硅片的出厂价格约为5.7元/片~6元/片,多晶硅片的价格普遍在6.5元/片~7元/片。一级原料多晶硅的价格同样涨幅明显。2013年3月,多晶硅出厂含税价仅为120元/公斤~130元/公斤,近日多晶硅价格已涨到160/公斤~180元/公斤。
多晶硅此轮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需求比较旺盛。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装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需求带来的价格变化具有传递性,下游需求增加,首先带动光伏组件的销售增长,并逐渐向上游传导。从单个环节来看,国内多晶硅目前正常开工的产能并未满足市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之前行业不景气,多晶硅价格下跌,很多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因无法盈利而停产,目前虽价格回暖,但多数产能仍然没有恢复。
另一个影响价格的因素则是反倾销、反垄断的“双反”政策。今年1月,我国商务部发布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终裁,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税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反倾销税幅度为2.4%至48.7%。这一政策的落实消弱了国外进口多晶硅的价格优势,并给国内市场带来一部分空间。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双反”的作用有限,现在国外多晶硅多以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进入中国,从而回避政策的影响。所以一段时间内,进口多晶硅仍将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
一位研究员认为,多晶硅价格上涨速度已经放缓,走势将趋于平稳。据了解,多晶硅行业的产能恢复速度很快,目前仍有不少产能尚未投入使用,随着这些产能逐步释放,市场供求将较快恢复平衡。据介绍,多晶硅企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保持正常生产,行业集中度较高;第二梯队的中型企业,随着价格回升到一定水平,正在陆续恢复生产;而第三梯队的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等限制,很难恢复投产,多数已在之前的行业洗牌中被淘汰出局。“今年的上游需求比去年同期还会有所增长,但是不会再出现前几年那种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情况。”上述研究员表述。
组件需求稳中有升
作为产业链的中游,光伏组件比上游多晶硅更早感受到行业的回暖。相较于多晶硅今年一季度的价格猛涨,光伏组件的价格从去年三季度起就开始逐步上涨,但总体相对平稳。从去年3月份开始统计,一年时间内,240W多晶硅组件出厂含税价从3.6元/瓦~4.3元/瓦,上涨到目前约4.5元/瓦~5元/瓦。而近一个月,部分厂家开始出现小幅度的降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