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药价格再迎下跌潮 行业调整或超两年
2015/5/26 8:33:1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中药价格下跌潮 药企酝酿扩产计划业内称调整期或将持续超两年经过5年的价格飙涨之后,此前一直被业内誉为“药你命”的中药市场高价不理性时代正渐行渐远,虽然多种药材中药价格下跌潮 药企酝酿扩产计划
业内称调整期或将持续超两年
经过5年的价格飙涨之后,此前一直被业内誉为“药你命”的中药市场高价不理性时代正渐行渐远,虽然多种药材品种进入了青黄不接的黄金期,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多种中药材价格持续走低仍是近期的主旋律。
5月21日,一位从业十多年的采购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中药材市场价格行情仍不好,特别是包括前几年一路飙涨的杭白菊、党参、红参、三七、菟丝子、芝麻等在内的中药材价格仍持续一路下滑,由于药企大单子少,货源走势缓慢,市场供大于求现状仍没有改变。
据记者了解,这是继去年下半年中药材价格市场陡然降价后又一波价格大跌。此前一直持续飙涨的中药市场为何不断迎来一波波大跌的行情?
再迎下跌潮
在经历行业深度调整期阵痛之后,交易需求旺季的逐渐来临并未令国内中药材交易热起来。
据5月19日中药材天地网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本月监测贵细类品规价格下跌的共18个,其中跌幅在-20%至0%之间共10种,占比达56%;跌幅在-50%至-20%之间共1种,占比达6%;跌幅在-50%以上共7种,占比约38%。
据记者了解,这是继去年下半年中药材价格市场陡然降价后又一波价格大跌。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以三七为例,2013年6月,三七曾创下900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然而,自去年4月下旬开始价格一路下滑,降至现在的270元/公斤左右,下跌约七成。
其实,不止三七,党参、当归等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价格也在呈下跌趋势。虽然今年年初有了小幅的抬头,但2013年售价在90元/公斤左右高价位市场已经一去不返,如今只能卖到20多元钱一公斤,价格更是下跌近八成。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原本金贵的中药材品种价格下滑远未到底。另一位长期关注中药市场的业内人士李龙直言,此次中药材价格再度迎来大幅下跌,跟中药材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有很大的关系,此前价格高是因为市场供需不足,导致近年来盲目扩种。
上述中药协会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近两年中药材盲目的扩种,已导致中药材产量严重过剩,严重超出市场的需求。
李龙对记者直言,原来是供需不足,现在是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生产过剩再加上近两年的中药市场处于调整期,未来市场的这种调整或将持续两年以上。
中药企业提前扩产
热门中药材市场虽然降价,但记者走访中发现,多家中药店的零售价还在“死扛”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药生产企业最获利,多家中药企业均暗度陈仓,低调扩大生产量。
5月21日,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中药药房发现,虽然中药材价格市场已经降价近一年的时间,但各大中药药房的零售价格依然很高,并未下调价格。
一位不愿具名的药店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目前这个价格基本上是各家药店的市场价格,跟中药材市场调价关系不大,零售的并不是靠走量,再加上人工和房租等成本,这个价格近期不会进行调整。
其实,获利最大的是中药生产企业。李龙告诉记者说,原材料降价有利于药企降低成本增利润,特别是以生产中药材为主的企业最获利,部分药企在中药材降价的同时已经悄然布局。
李龙对记者举例说,比如三七降价,有利于中恒集团、昆明制药、云南白药、华神集团、众生药业等,因为这些企业多款主要产品的主要原料都是三七。此前,云南白药在《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中也透露,去年公司就判断到三七的下降趋势,对公司产品成本控制较为有利。
另据去年九芝堂中报披露,受益党参价格大幅下跌,中成药业务实现营收4.70亿元,成本较上年下降4.20%,毛利率上升3.33%。
正因如此,记者也从多位人士处获悉,很多中药企业近两年也在趁中药材价格低位时悄然布局,扩大中成药的生产规模。
5月22日,多家中药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近期国家将放开最高定价机制,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及增补目录的产品价格下降已是必然,但在中药材低价位的时候公司正在酝酿扩产计划。
据公开资料显示,汉森制药曾在今年3月对外表示,募投项目最初的产能设计为年产口服液2亿支及胶囊1亿粒,现将口服液的生产规模调整至3亿支、胶囊产能调整到3亿粒。几乎同一时间,京新药业也发布定增预案,宣布公司拟以每股11.59元的底价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400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51020万元,用于固体制剂扩产及中药综合制剂技术改造项目。
对此,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多家中药企业的暗自发力,一方面是趁中药材市场价格低迷期低调扩张,另一方面也是准备在各地基药招标中,做好相关产品放量。
按照此前卫计委的指示,二三级医院所开药品种类至少保证40%左右来自各地的基药目录,而目前二级医院的这一比例在30%左右,三级医院只有15%-20%左右。如果政策落地,在基药使用量方面将出现很大的提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