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乳粉企业压力大:价格战、三连检
2015/8/6 8:32:3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8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份有关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报告:抽检国产样品46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2批次;抽检进口样品121批次,未检出不合格8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份有关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报告:抽检国产样品46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2批次;抽检进口样品121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上黑榜的企业包括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圣唐秦龙乳业有限公司、合水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以及西安宏兴乳业有限公司等,不合格项目为个别营养元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产品不符合包装标签明示值等。
此次抽检,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共计11批次,涉及上述6家企业。梳理后发现,不合格项目基本为营养素添加量不达标,包括硒、钠、叶酸、维生素,以及亚油酸、反式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不合格样品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样品大多是婴幼儿配方羊奶粉。
三连检倒逼中小企业改革
据悉,今年5月至今,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公布了3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名单。
每一次抽检结果的公布,都让涉事的乳企压力巨大。原本,中小乳粉企业多为地方企业,由前文所罗列公司名称可以看出地域性较强,市场局限性较大,原本在推广上就有很多困难,而抽检不合格这样的全国黑榜一上,很长时间都难以恢复。譬如,前一段时间有五个批次抽检不合格的陕西飞鹤关山乳业,作为知名乳粉企业飞鹤旗下的山羊奶粉品牌受到了媒体的跟踪报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只怕有一两年时间内都难以脱掉抽检不合格的标签。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国内奶粉市场的抽检力度,且对问题中小企业越来越严格,导致中小企业需要消耗更多的资金进行整改。
从上述乳品的不合格项目分析可知,都是营养元素添加不规范的问题,添多添少的原料成本不会相差太多,追究下去都是人的问题。对此涉事乳粉负责人表示,“一定要注重信誉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在生产管理方面要提出更高要求。今后一定要在进厂和出厂检测方面把好关。”
另外,摇篮乳业未严格执行原辅料采购制度,进货检验项目不全;生产过程控制不规范,内包装工序存在人工使用小勺补充产品装量不足的现象。
总体来说,中小乳粉企业乳品抽检不合格,主要是人为的因素更多。而要改善这些状况,加大资金投入,选用信誉优的供应商,增强管理力度或能得到改善。
但是,目前,婴幼儿乳粉的“价格战”早已让中小企业半死不活了。
据悉,自去年君乐宝推出130元每罐的平价进口乳粉开始,乳粉的高价格、高利润就已经受到了冲击,之后是新希望在电商平台推出99元进口乳粉,先是受到了专家的广泛质疑,表示其“赔本挣吆喝”,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乳粉企业加入平价奶粉的行业,乳粉的利润已经从高高的云端落到了地上。
另外,全球乳粉拍卖价格持续下行,加之欧盟30年的牛奶配额制度取消,全球最大的乳粉企业恒天然通过裁员缩减开支,我国的大型乳企也进入了增速放缓阶段。至此,国内乳制品产能过剩,进口乳粉冲击国内市场,而我国的乳粉消费能力没有提升,故“价格战”甚嚣尘上:大部分乳企都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减少库存。
当然,价格战并非全无好处。
通过价格战,首先要解决品牌众多问题。市场太大、南北差异明显、渠道太多太分散,特别是三四线以下城市母婴渠道的高毛利,是品牌众多的温床。价格战让大批小品牌退出市场,又压缩渠道利润,倒逼渠道朝着专业化方向升级。
其次,通过价格战,迫使国内奶粉整体价格体系下移,逐步与国际接轨。未来随着国门全面放开,适应了新价格体系的企业可以从容与进口奶粉在价格上一竞高低,不至于让进口奶粉以价格优势抢占先机。
最后,通过价格战实现“去产能化”。去产能化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二是推动企业削减产能或退出市场;三是加快海外市场拓展。价格战让一部分企业退市,特别是随着利润下降,抑制资本过多投资和海外新奶粉经营者进入。
乳企并购重组加速
据悉,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去年发生近20起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并购金额最大的超过150亿元,其中,前十企业行业集中度达54%。以广州为例,广东省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婴幼儿乳粉兼并重组的步伐比较快,此前广东原有10家婴幼儿乳粉企业,通过近一年工作,目前婴幼儿乳粉企业有五家。
总体来说,未来乳业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与兼并重组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